【概況】[Zhāngzhǔ]位于宜興市西南部。東至湖氵父鎮,南鄰太華鎮、浙江省長興縣,西接西渚鎮,北連新街街道、徐舍鎮。面積175平方千米,人口7.31萬人(2011年)。轄東街、新街、西街、桃溪、水埠5個社區和東龍、茶亭、南門、北門、犢山、鳳凰、五洞、善卷、祝陵、芙蓉、茗嶺、龍池、省莊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迎春路。
【沿革】古稱桃溪。因有一張姓大戶遷居與此,稱“張溪”。因溪水繞鎮,后又稱“張渚”。西晉稱“桃溪”,南宋后始稱“張渚”,1959年1月成立張渚公社,1959年5月仍改為張渚鎮。1986年渚東鄉并入。1996年,面積56.3平方千米,人口4.9萬人,轄茶亭、長山、水龍、祖山、東下、中東、園田、茶園、前巷、新征、南門、竹藏、上頭、面山、葉塘、鳳凰、北山、前笪、九嶺、張渚水產、百家、犢山、北門23個行政村和下場街、東街、新街、新華新村、后街、西街、工農街、張渚水上、新東、水埠新村、桃溪11個居委會。
2000年善卷鎮并入,2004年茗嶺鎮并入。張渚鎮位于宜興市西南部。東至湖父鎮,南鄰太華鎮、浙江省長興縣,西接西渚鎮,北連新街鎮、鯨塘鎮。面積17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積0.5萬畝。常住人口7.5萬人。鎮駐地建成區面積3.8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張渚人民北路,在市政府駐地西南21千米處。
2005年初,全鎮轄東龍、茶亭、竹園、茶前、南門、北門、犢山、鳳凰、五洞、飛里、興東、祝陵、葛壩、芙蓉、嶺下、長崗、柏山、龍池、省莊19個村和東街、新華、新街、西街、工農街、后街、下場街、銀湖、桃溪、水埠、善卷、茗嶺12個社區。12月9日,市政府《關于同意調整張渚鎮南門村等6個村委會區域的批復》(宜政發[2005]246號):一、南門村委會與茶前村委會合并,合并后的名稱為南門村委會。二、五洞村委會與飛里村委會合并,合并后的名稱為五洞村委會。三、芙蓉村委會與葛壩村委會合并,合并后的名稱為芙蓉村委會。
【郵編】214231【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0282100:~001 121東街社區 ~002 121新街社區 ~003 121西街社區 ~004 121桃溪社區 ~005 121水埠社區 ~200 122東龍村 ~201 122茶亭村 ~203 122南門村 ~204 122鳳凰村 ~205 122犢山村 ~206 122北門村 ~207 122五洞村 ~208 122善卷村 ~209 122祝陵村 ~210 122芙蓉村 ~211 122茗嶺村 ~214 122龍池村 ~215 122省莊村
原【善卷鎮】1949年為善卷鄉,1959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3年改善卷鎮。1996年,面積47.6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轄五洞、上干、南埠、飛里、下東、上東、國山、祝陵、合興、黃墅、葛山、南壩、玉山、芙蓉14個行政村和善卷鎮居委會。2000年撤鎮并入張渚鎮。
原【茗嶺鎮】1949年為茗嶺鄉,1959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轄嶺下、淦里、長崗、茶場、柏山、平園、龍池、省莊、桃花9個行政村。2000年撤鄉設鎮,2004年撤鎮并入張渚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