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黃草嶺鄉位于元陽縣南部,地處東經102°34’至102°47’,北緯。22°50’至22°59’之間。東南與金平縣老猛鄉和老集寨鄉相鄰,西南與綠春縣平河鄉接界,西北與本縣俄扎鄉為鄰,東北與黃茅嶺鄉毗鄰,晉思公路從境內橫穿,烏拉河縱穿全境,是“三縣六鄉”和元陽縣南部四鄉一線的中心重鎮,國土面積229.6平方公里。全鄉轄哈更、河順、大排、南林、依多、樹皮、哈馬、墮鐵、龍塘、墮碑、河堤12個村委會,鄉機關所在地距元陽縣城南沙102公里。全鄉有耕地面積26012畝,其中水田15246畝,旱地10760畝;農民人均耕地0.84畝。2002年全鄉總人口31348人,其中農業人口30790人,占總人口的98%,非農人口 558人,占總人口的2%。少數民族人數 31330人,占總人口的99.9%,哈尼族人27604人,占總人口的88%,彝族3726人,占總人口的11.9%。境內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全鄉12個村委會各獨占一座山頭,全鄉地形可概括為“一河兩面坡”,烏拉河從中間穿流而過,把鄉域自然地分為南北兩面坡,烏拉河在鄉內有8條較大的支流和眾多的溪流,把兩面的山坡切割成12個較大的山梁和眾多的小山頭。最高海拔2418米,最低海拔640米,相對高差1778米,全年無霜,年均日照1800--2000小時,最低氣溫8℃,最高氣溫36℃,年均氣溫21—22℃,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屬北亞熱帶、溫帶氣候類型,具有典型的山地立體氣候特征。經濟與社會發展 解放前,廣大人民群眾在司署管轄之下,生產力低下,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長期在溫飽線下生活,處于較為落后的自然經濟狀態。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鄉各族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改變觀念,團結奮斗、咬定發展不放松,使全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達3840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347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57.9萬元,糧食總產9901噸,農民人均有糧310千克,人均純收入 731元。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九五”以來,全鄉在穩糧的基礎上,形成了糧、畜、經協調發展的格局。糧食、木薯、茶葉、草果和以生豬養殖為主的畜牧業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