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德周寧縣禮門鄉山頭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925201 | 身份證前6位:350925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隸屬政區:禮門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J | |
山頭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山頭行政村,村委會駐山頭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9年改為大隊委員會,1981年改為村委會。原轄有山頭、巖石頭、溪頭岡、粗灣中、半嶺、瑞兜、三丘下7個自然村,現轄山頭、新村等2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167戶,603人。大學本科文化3人。耕地742畝,村集體林木2000多畝,其中界定的生態公益林300多畝。農業主產茶葉、錐栗、花生、水稻、毛竹等。小商鋪3間,年銷售額約16萬元。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00多萬元。320多人外出經商務工,創辦企業3家,年產值約800萬。有村委樓1幢、公廁1座。革命烈士有陳其著、李克源等。
山頭村 因由溪山村分出且地處高海拔山上,故名“山頭”。舊屬寧德縣管轄,稱寧德縣十八都四堡檀林東山境山頭村。該村始祖在680多年前自東山村遷入。位于禮門鄉西南部,距鄉所在地10公里,海拔880米,東鄰梨坪村,北接溪山村,西南與屏南交界。村落面積0.75平方公里。房屋41幢,其中水泥樓房4幢。109戶,398人。居民以陳姓為主。耕地542畝,林地1000多畝。道路、自來水、電力、電視、水利等公共設施完善。
新村 因由巖石頭、溪頭岡、粗灣中、半嶺、瑞兜、三丘下等村移民聚居而成的村落,故取名“新村”。位于山頭主村東南100多米處。房屋40幢。58戶,205人,常住90人。居民以陳姓為主。耕地200多畝,林地1000多畝。道路、自來水、電力、電視、水利等公共設施完善。
巖石頭村 因該村落下方有個大巖石,故名。該村位于山頭主村南面3公里處。原15幢房屋,26戶,110人。居民以阮姓為主。耕地50畝,林地150畝。因生產生活條件落后,1978年后居民陸續遷居李墩鎮和山頭新村。村廢。
溪頭崗村 地處溪邊山頭上,故名。位于山頭主村東南方向3公里處。原6幢房屋,8戶,41人。居民以陳、何、張為主。耕地17畝,林地50畝。因生產生活條件落后,交通不便,1978年后居民陸續遷居山頭新村、禮門、李墩等地。村廢。
粗灣中村 該村建在一大石頭旁,故名。位于山頭主村東南2公里處。原8幢房屋,居住2戶魏、阮姓人家,13人。耕地8畝,林地20畝。因生產生活條件落后,1978年后居民陸續遷居山頭新村。村廢。
半嶺村 該村建在一條長嶺的半中間,故名。位于山頭主村東南2.5公里處。原4幢房屋,3~4戶,28人。居民以李、何姓為主。耕地13畝,林地40畝。因生產生活條件落后,1978年后居民陸續遷居仕本村等村。村廢。
瑞兜村 該村建在一個凹形狀嶺頭處,故名。位于山頭主村東南方向4公里處。原15幢房屋,21戶,73人。居民何、魏姓為主。耕地30畝,林地85畝。因生產生活條件落后,1978年后居民陸續遷居禮門村、山頭新村等村。村廢。
三丘下村 該村周邊有三座小山丘,故名。位于山頭主村東南方向2.5公里處。原4幢房屋,7戶,36人。居民以陳、阮、何姓為主。耕地15畝,林地40畝。因生產生活條件落后,1978年后居民陸續遷居山頭新村。村廢。
全國與山頭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