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萊城區方下鎮土樓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2102 | 身份證前6位:371202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方下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土樓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土樓村地處方下鎮東部,距鎮政府0.5公里。村東為方南村,西為小義和村,北為鎮政府,南為劉家廟村。全村2501口人,耕地2023畝。
據有關資料載,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王姓由河北棗強縣遷此,楊姓早居,始建村無考。村北土丘上建有二層樓,由此而得名土樓。現村內共有11姓,其中以王、任、時人口為多,村民樸實、厚道。
清康熙《萊蕪縣志》記載:“方下保•土樓”。土樓于1945年建村支部,1950年3月成立土樓鄉政府,轄土樓、劉家廟、方趙莊、沈家嶺4個村。機關駐土樓村,鄉長亓善聚。1954年成立初級社,與劉家廟、方趙莊、沈家嶺組成聯社。1956年進高級社,同年春,土樓、劉家廟、方趙莊、沈家嶺4個支部合并,稱為土樓支部。1964年4月土樓支部按自然村分為4個支部。1958年10月成立方下人民公社,土樓為生產大隊,轄土樓、方趙莊、沈家嶺、劉家廟4個村。1962年,正式成為獨立行政村,下轄14個生產隊。自建國初至今一直隸屬方下鎮。
清末村內就有私塾一處,當時有學生十幾人,由村內有名的狀子秀才王書教任教。后來成立小學,亓善同曾在這所小學任教,當校長。解放后,在村北建有一座中學,稱土樓聯中,周圍方趙莊、沈家嶺、劉家廟等幾個村的學生都來此上學。1986年,土樓聯中撤銷,遷址新建土樓小學。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土樓村有百名學生考上大中專院校。
工業、農業發展迅速,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1986年還只有一部程控電話,現在已成為電話村。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全國與土樓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