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鋼城區辛莊鎮南寶臺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3103 | 身份證前6位:371203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辛莊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南寶臺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南寶臺村位于萊城東20公里處。喬店水庫南岸,東面是桃峪村,西隔水庫與后峪相望,南面是天井峪村,北隔喬店水庫與北寶臺相望。全村占地面積約1000畝,其中,耕地面積115畝。有亓、吳、李、呂四姓,以李姓居多。全村186口人。
村民池可堂(其夫李紅遠,已故;有二女,皆嫁在本村),今年98歲,池老太雖年近百歲,背稍駝,但是精神矍鑠,很少得病。至今仍自己燒水做飯,從不拖累兒女。老人的體質很好,抗病力強。據說,在生活困難的時期,別人吃了發霉、發酸的飯菜,肚子會不舒服,唯獨她不要緊。另外,老人還有獨特的生活習慣和性格:很少吃肉,愛好勞動,愛說愛笑,有爭強好勝之心。這也許是她健康長壽的秘訣吧。多年來,黨和政府給了池老太許多關懷。區民政局每年撥給老人200元錢;她還是村里的五保戶,村委定期往老人家送油送面,逢老人的生日,村委一干人等買上茶葉、點心看望她,真正作到了老有所養。
南寶臺小學建于1965年,與村莊同齡,位于村南的山坡上。兩間教室, 一間辦公室。全校學生最多時不足20人,一至五年級都有,復式教學。先后在本村任教的教師有亓玉璧、秦孝昌等。村委和小學在同一大院內,村委是一個尊師重教的集體,關心師生的生活,在教育投入上不遺余力。2001年合鄉并鎮時,小學撤去,學生都轉到鐵車聯小上學。原小學改為幼兒園,在本園任教的幼兒教師亓新玲等都是本村初中畢業生。
南寶臺的教育走過了40年的艱難之路,在困境中堅強地生存著,播下了希望的種子,開出了雖不絢麗,卻也喜人的花朵,把文明之風吹進這深山密林,使本村人免受愚昧的困惑。本村學生先后有4人考入本、專科院校。
南寶臺村民的富足在當地是首屈一指的。人均年收入達5000元,家家戶戶有摩托車,大多數家庭有三輪車或拖拉機。
靠水吃水。背靠喬店水庫而居的南寶臺村民,早就看中了養魚業,有十幾戶買了鐵制或木制小船,蕩舟水上,撒魚網、安地籠,收獲相當可觀。喬店水庫供應著萊城20萬市民的日常用水,萊蕪人民也沒有忘記因之付出巨大代價的寶臺人民。萊蕪自來水公司每年通過區財政局向南寶臺村返還自來水費2萬元。村委因此從不墟手向村民要一分錢,還把返還的錢用在村莊公益事業上,大大推動了本村的經濟發展。
倉稟實而知禮節。富足了的南寶臺人民,沒有小人乍富的狂態,他們繼承了老一輩樸實、善良、勤勞的傳統,待人彬彬有禮,毫無欺詐之心。桃源圣地,令人神往。
唯一讓南寶臺人感到頭疼的就是本村的交通。村北有喬店水庫相隔,非船不能渡。人們只能舍近求遠,去走山路。村里有兩條路,一條向南通天井峪,一條向東通鐵車。山路曲折盤桓,高低起伏,雨季常被沖毀,行走不便,給村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了諸多不便。
總有一天,南寶臺人會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用自己勤勞的雙手修出一條通暢的大路來,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