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觀察| 環保快遞正在進行時
2017年我國快遞量已經突破400億件,但是快遞綠色化問題十分突出:2015年快遞行業消耗包裝箱99.22億個、膠帶約169.85億米,快遞包裝廢棄物占到城市固體廢棄物的40%,其中紙箱回收率不到20%,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國家不斷推出政策促進快遞業綠色發展,環保快遞成為了整個行業的關注焦點。2016年菜鳥聯合32家合作伙伴成立菜鳥綠色聯盟,在今天的2018全國智慧物流峰會上,綠色快遞仍是論壇的重點話題。此外,蘇寧推出了物流環保漂流箱,中國郵政、順豐、京東等電商和物流公司都采取了相關措施。
創業公司也在嘗試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快遞寶主打共享快遞盒概念,使用環保材料作為紙盒主體,用拉鏈替代膠帶,電子面單替代紙質面單,束帶替代泡沫填充物固定貨物;
灰度環保自主研發了ZerOBox綠色環保循環周轉箱,無需膠水、膠帶即可封箱,防水、耐熱、抗壓、防震,100%可循環利用,一個ZerOBox平均可循環使用14次以上,破損之后回收再生,過程不產生廢氣廢水;
一撕得在推出無需膠帶的環保“拉鏈紙箱”后,昨日正式發布了Nbag環保塑料袋,該產品由30%的植物淀粉替代部分PE塑料,據介紹,其綜合成本與普通PE快遞袋持平,6%的破損率也遠小于普通快遞袋11%的平均值。
但快遞環保方案想要落地,關鍵還在于成本。目前可環保包材的價格普遍高于非環保材料,循環快遞盒雖然單次使用成本比紙箱要低,但這是理論數據,實踐效果仍未可知,而且綠色包裝回收循環體系也是一個系統工程。
此外,還出現了一些物聯網智能包裝盒,比如鈦盒內置了物聯網芯片、電子屏幕和鈦云操作系統,箱體采用高分子材料,可循環利用、防震防摔和定制規格。不僅環保,鈦盒還可通過鈦云系統,跟蹤位置,將物流環節透明化。目前鈦盒主要集中應用在酒水行業。
36氪還曾接觸一家智能共享快遞箱,同樣材料環保,內置芯片,能實現無紙化操作、智能分揀、全球定位,最先應用在隱私性最強的文件快遞場景。智能快遞箱相比普通環保箱,想象力在于大數據。如果應用規模夠大,就能爭取到非常重要的物聯網入口,但何時能落地也要打上一個問號。
這是一個萬億級市場,大家都在積極研究綠色包裝,但目前在市場上能真正商用的還非常少。可以肯定的是,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環保快遞仍是未來幾年物流行業的重大課題。
- 6-9· 快遞新規實施在即:全鏈條治理引領綠色轉型新賽道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6-16· 自貿港觀察|海南:變“短”的“黃金水道”
- 6-9· 全國快遞行業堅持創新開發 讓快遞速度更快
- 6-9· 快遞暢才能網購旺
- 5-27· 快遞企業備戰“618”:末端人力存壓 最差時點已過或迎復蘇
- 5-23· 快遞新規之下,無人配送能否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
- 3-31· 快遞慢了 近期網購請注意物流狀況
- 3-25· 停發!無法派送!疫情下的快遞還要等多久?
- 3-24· 快遞業多模式探索“進村”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