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郵速遞易引入大型自提柜,進一步提升物流末端消化能力
近幾年,在“互聯網+”帶動下,物流行業應勢快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是,物流基礎設施之間不銜接、不配套,物流企業規模小成本高競爭力弱,智能技術裝備應用普及率低等不健康的現象發生。面對此種現象,國家也在不斷推動法律法規制定和實施,為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保護用戶合法權益,促進快遞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保駕護航。基于對物流快遞這一關乎民生的“基礎設施”的高度關注,歷時5年,快遞業的首部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近日終于頒布。而中郵速遞易也順應國家要求,為了推動物流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正在發力物流兩端。
從智能快遞柜到大型自提柜,中郵速遞易為物流末端健康發展提供動力
物流末端的健康發展一直是國家政策持續關注的。除了《快遞暫行條例》,此前國家出臺的多個政策都成提及物流末端。然而在物流末端,卻已經形成了“最后1公里瓶頸”,隨著末端派送成本不斷增高,人員配送意愿持續降低,招聘愈發困難,甚至造成了部分快遞網點“塌方”等不健康的現象發生。在此情況下,中郵速遞易變革物流末端推出智能快遞柜,推動物流末端的健康發展。
此外,在推出智能快遞柜后,中郵速遞易又推出智能信包箱服務,將傳統的小區居民基礎設施信報箱進行升級,成為集收包裹、信件、報紙等為一體的智能信包箱。同時中郵速遞易引入了大型自提柜,進一步提升物流末端的消化能力。可以說,從智能快遞柜到大型自提柜,中郵速遞易不斷用創新與科技,為物流末端的健康發展提供動力。
圖:中郵速遞易引入大型自提柜,進一步提升物流末端消化能力
中郵速遞易變革寄件端,推出小黃筒
而在寄件端同樣也有著一些不健康的現象,據悉,目前在寄件端仍然主要以等快遞員上門取件或用戶自己去快遞點寄快遞等傳統方式為主。而在這些傳統的寄件方式中,用戶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才可以完成寄件。而隨著中郵速遞易小黃筒的誕生,傳統寄件模式也開始踏上了變革的道路。據了解,中郵速遞易小黃筒是一款可提供24小時自主寄件服務的終端設備。相對于智能快遞柜來說,小黃筒的布局更加密集,主要鋪設服務范圍為住宅社區、機關單位、商業寫字樓、商城內、街道附近等。未來小黃筒還將實現一單元一筒的密集布局,如此一來,中郵速遞易小黃筒就可以滿足用戶隨時寄的需求,同時節約了等待快遞員上門的時間。
業內人士表示,為了推動物流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中郵速遞易以用戶體驗為核心,憑借智能快遞柜、智能信包箱、大型自提柜以及小黃筒等智能終端,打造一個共享資源下的智慧物流體系,促使物流行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健康發展階段。
- 9-14· 2018中國快遞論壇 中郵速遞易以智慧末端構建美好生活
- 8-29· 中郵速遞易出席互聯網+物流格局論壇:物流末端仍需深挖便民服務
- 8-16· 中郵速遞易亮相2018物流產業展覽會 以技術創新打造便民服務
- 8-13· 北京首臺中郵速遞易智能信報箱落地 以創新推動郵政普服業務
- 8-9· 智能硬件行業未來明晰 中郵速遞易布局社區提前占道
- 8-3· 中郵速遞易借末端大數據 透明收費提升快遞柜格口周轉率
- 8-1· 讓寄件更便捷——深度測評中郵速遞易智能快遞柜寄件功能
- 7-25· 中國快遞“最后一公里”峰會 中郵速遞易:末端價值被重新評估
- 6-29· 讓寄件變得更有價值 中郵速遞易攜手回收寶推循環經濟新模式
- 6-19· 中郵速遞易在全國開通智能快遞柜寄件功能 助力“618”年中大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