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再升級,還需政策新供給
產業發展和政策支持的正向反饋和循環,才是中國快遞業快速發展的關鍵。
朋友圈再度被快遞消息刷屏。
繼快遞小哥春節周薪六千、節后基礎薪資再漲的新聞后,快遞業政策熱風也有吹起之勢。2月27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召開,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國務院法制辦工交商事法制司司長張建華出席,向媒體介紹《快遞暫行條例(草案)》,并且肯定了快遞業的發展成績。
不難看出,加碼政策支持,將是今年政府開展快遞業工作的主基調。
事實上,包括歷年的政府報告在內,近幾年國家對快遞業、物流業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單是今年,就有國辦一號文件明確了電商物流的協同發展,以及《快遞暫行條例(草案)》獲得通過,相比往年,這兩個文件在重要性上都有著政策升級的意味。
政策不斷加碼,與快遞業的迅猛發展相互呼應。
過去五年,我國快遞行業連續以超過50%的速度增長,無論是體量,還是效率,快遞業都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名片。未來,快遞業的增長、提升空間相當可觀,而一些涉及需要多方協同的細節性問題、或需要法規明確的規范性問題,則需要得到解決,因此政策加碼勢在必行。
2017年是快遞業大年,作為新零售的重要配套,快遞業正在更加深入地影響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比如,快遞業的“春節模式”,正在塑造一種新的社會現象,很多城市白領在返鄉之前,會通過網購讓年貨先到家,這種風尚折射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而快遞業則順應了“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政策指針。如今,就業、民生、國力、產業技術發展和消費趨勢,事事和快遞業相關,這是政策對快遞業給予更多傾注的內在原因。
一方面,快遞業的成長壯大愈發不可忽視;另一方面,政策傾斜下,一批快遞企業的集中上市成為現實。這樣一種產業發展和政策支持的正向反饋和循環,才是中國快遞業快速發展的關鍵。
作為新零售深度落地的一年,今年,快遞業借力政策升級,落腳點還是比較明確的。2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快遞暫行條例(草案)》,這不僅意味著快遞業的發展將有法可依,而且,條例本身制定時的問題導向和開放基調,使快遞業的發展既有章可循,又有靈活實踐的空間,從而為充實法規提供現實依據和導向。
當前,積極響應快遞條例以及國辦一號文件的政策指向,應給予快遞車路權,這對于確?爝f“最后一公里”的暢通極為關鍵;此外,規范快遞員的福利待遇,有助于讓快遞業留住人才,使快遞企業走向價值鏈上游。
在新零售和電商快遞融合的變革趨勢下,快遞業發展應該更加體現出以趨勢為導向、以問題為導向的實質性升級。
在即將召開的兩會上,作為快遞業持續高速發展的政策和輿論反饋,如果不出意外,快遞業發展還會成為熱門話題之一。
如果說過去5年,作為電商配套的快遞業取得了驚人發展,那么在大數據、人工智能主導的新經濟時代,快遞業的觸角會廣泛延伸——在各產業的創新驅動和價值鏈重構上占據更為核心的位置。
正因如此,在既有政策利好之后,快遞業在深度與廣度上還需更多政策供給,通過全方位、高效率的配送,讓人民生活越來越便利。
- 6-9· 快遞新規實施在即:全鏈條治理引領綠色轉型新賽道
- 6-3· 多項政策醞釀將出 促數字經濟提檔加速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1-7· 鐵路“小升級” 旅客“大方便”
- 6-9· 全國快遞行業堅持創新開發 讓快遞速度更快
- 6-9· 快遞暢才能網購旺
- 5-27· 快遞企業備戰“618”:末端人力存壓 最差時點已過或迎復蘇
- 5-23· 快遞新規之下,無人配送能否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
- 5-19· 調控政策“松綁圈”中的深圳樓市:購房者變“冷靜”
- 5-16· 提質升級只為更好的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