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海陸雙向物流網絡天津打造海陸空立體物流中心
國家發改委、民航局近日印發的《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實施意見》提出,到2030年,天津將建設成為中國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基本實現京津冀地區主要機場與軌道交通等有效銜接,打造形成分工合作、優勢互補、空鐵聯運、協同發展的世界級機場群。
據悉,除了空中外,近年來,天津市還從海上和陸上出擊,打造海陸空聯動、東西互濟開放的格局,建設中國物流中心。
根據《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實施意見》,到2020年,北京“雙樞紐”機場與天津機場、石家莊機場實現與軌道交通等有效銜接,初步形成統一管理、差異化發展的格局,京津冀機場群協同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整體服務水平、智能化水平、運營管理力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政策支持引導方面,簡化“三地四場”24小時直接過境程序,在符合海關監管條件的空港運行通程航班業務;實施京津冀144小時過境免簽。地方政府積極協調口岸檢查檢驗機構和稅務、金融機構等部門聯合提升航空口岸服務水平,實現航空貨運7×24小時通關服務,實現京津冀空港通關一體化,提升口岸通關效率。
除了航空外,天津市在港口物流方面也頻頻著力。天津港聚焦加快建成中部地區物流體系,積極開拓內陸腹地市場,成立了天津港鄭州營銷中心,重點推進濮陽等豫北地區無水港建設,大力暢通多式聯運物流大通道;與鄭州鐵路局共建雙向物流服務體系,共促“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深度融合發展。其所屬物流企業與河南中原鐵道物流有限公司、鄭州集裝箱中心站、中鐵快運鄭州分公司等企業簽署的中原鐵道多式聯運聯合體簽署框架協議,共同擴大合作雙方鐵海聯運業務服務范圍,創新運輸組織形式,推動在中部地區各主要城市開通發往天津港以及周邊地區的循環班列。
天津港還聚焦服務中部地區崛起和西部大開發,全力構建海陸雙向物流網絡。陸地方面,在京、冀及河南、山西、內蒙古、寧夏、新疆等腹地設立了5個區域營銷中心和25個內陸“無水港”,打通了10余條海鐵聯運通道,進一步完善了覆蓋內陸腹地的現代物流網絡體系。海運方面,與世界各大航運聯盟建立了長久穩固合作關系,120余條集裝箱班輪航線和每月550余航班運量形成的航運網絡,基本覆蓋了世界各地的主要港口,為內陸腹地全面對外開放和深度參與全球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港口環境。
- 10-13· 構建東北內通外聯大通道
- 8-29· 廣深中心城區或迎城際新通道
- 6-16· 天津濱海新區:如沐春風 民營經濟活力迸發
- 6-13· 天津濱海新區前5月技術合同成交額破200億元
- 6-13· 天津濱海高新區出臺92條重點舉措扎實穩住經濟
- 6-9· 天津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
- 6-9· 達州打造成渝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戰略支點
- 6-9· 天津港保稅區推出5方面18條舉措
- 6-6· 打造引鳳來棲的強磁場 安徽推動新興產業加速跑
- 6-6· 天津濱海新區:接鏈護企促需助力科企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