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引鳳來棲的強磁場 安徽推動新興產業加速跑
我省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運用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平臺思維促進優質要素資源集聚耦合,推動新興產業加速成長壯大——
疾風知勁草。盡管前段時間的疫情令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備受壓力,市場對于安徽的信心依然堅挺。一個鮮明的例證是,在供應鏈最長、對疫情沖擊最敏感的汽車產業,作為“鏈主”的整車龍頭過去一個月里仍在不斷“加注”安徽。
大眾安徽在5月發布了300多個崗位的批量招聘計劃,其核心零部件產業園二期項目也于近期全面開工。
蔚來的動作更大。 5月10日,剛經歷過一場保供攻堅戰的蔚來,與合肥經開區就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整車二期和關鍵核心零部件配套項目簽約。該項目將導入蔚來旗下全新中高端品牌智能電動汽車,計劃2024年建成投產。
蔚來的簽約是一場大規模簽約活動的一部分。當天舉行的2022年全省重大項目“云簽約”活動,共簽約重大項目286個、總投資6071.6億元,其中百億元以上項目達14個。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時候,尤其需要有效投資來穩住大盤。 “經濟不能停,心氣不能丟。 ”投資不只是數據,更是心氣。企業家是“用腳投票”的,真金白銀不會無緣無故砸下來,心氣也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心氣從哪里來?一在市場,在安徽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巨大市場機會,在廣大企業家和市場主體求發展的奮斗精神;二在政府,在高水平推進新興產業“雙招雙引”的手法步法打法,在創優營商環境的積極作為。
善用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平臺思維,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是安徽擴大有效投資、壯大新興產業的重要底層邏輯。
運用市場邏輯 補鏈延鏈固鏈強鏈
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對政府而言,首要一條就是認識、尊重并主動利用市場規律,也就是用市場的邏輯謀事。
5月26日,合肥市舉辦重點產業鏈首批場景清單發布暨“科技抗疫”場景主題活動,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量子信息、網絡與信息安全、城市安全等16條產業鏈,推出30個產業鏈場景機會、20項場景能力和16個“科技抗疫”典型案例,向全國有意向合作的企業發出“揭榜”邀請。未來,合肥將持續面向科技創新、城市建設、政務服務、社會治理、生態環保等更多領域挖掘場景機會,每季度定期發布一批場景機會清單。
給補貼不如給場景,給優惠不如給機會。應用場景是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落地成長的土壤。合肥市積極挖掘并開放應用場景,為企業創造需求、拓展發展機會,正是用市場邏輯謀事的體現。
市場邏輯就是運用供求、價格和交換等手段實現資源最佳配置的邏輯。場景機會是需求,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節點特別是斷點卡點中也蘊藏著需求。找準節點,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供需匹配,既是補鏈延鏈固鏈強鏈,也使招商引資事半功倍。
我省精心編制的十大新興產業“雙招雙引”實施方案,為運用市場邏輯開展產業鏈招商提供了科學指引。實施方案系統性謀劃十大新興產業的總體布局和相互交叉產業,理清從“是什么”到“干什么、怎么干”的實踐邏輯,在此基礎上部署每個產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一體招引和布局,明確了目標定位、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例,我省完善產業圖譜體系,明晰鍛長板、補短板路線圖,依托芯片制造龍頭企業,帶動芯片設計、封裝測試等上下游企業的集聚,有針對性地引進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企業和項目。
國內存儲芯片封測頭部企業沛頓科技,正是因此落戶安徽建設沛頓存儲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 “安徽集成電路產業協同聚集效應明顯。投資安徽,靠近客戶、方便出貨,更能借助產業生態優勢實現更大發展。 ”沛頓存儲項目負責人說。據統計,去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雙招雙引”項目539個,計劃總投資4906億元,實現產業產值同比增長31.2%。
以資本為紐帶 促進優質要素資源集聚耦合
位于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的中聯重科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正在進行廠房建設的前期準備。這一預計總投資60億元的項目,由省“三重一創”產業發展基金、馬鞍山市地方國資平臺公司及市場化投資機構基石資本共同組建的智能制造基金,通過投資招引而來,成為馬鞍山培育壯大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重要“落子”。
以資本為紐帶、開展基金招商,是我省十大新興產業 “雙招雙引”的重要打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本是帶動各類生產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紐帶,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作為發展中省份,我省需要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充分發揮資本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去年,我省開展萬家企業資本市場業務培訓,新增境內上市企業23家、創歷史最好水平,直接融資增長17.8%。
在招商引資中,政府引導基金通過參股子基金或進行直接股權投資等方式,既有效帶動了社會資本投入新興產業,更促進了技術、人才、土地等要素資源更多耦合和最優組合。
啟灝醫療是一家從事醫療器械、耗材研發與生產的企業,原本位于江蘇啟東,2020年通過基金招商遷到合肥高新區。投資招引啟灝醫療的華穎智慧物聯基金,由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基金、合肥市國資背景基金及智能可穿戴行業龍頭華米科技共同出資組建。 “安徽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參股子基金的投資,既幫我們解決了發展資金問題,又引入了華米在供應鏈等方面的產業資源,給企業發展以極大支持。這是促成我們遷到安徽的重要因素。 ”啟灝醫療負責人逄永剛說。
截至今年4月,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基金已設立17只子基金,子基金投資項目204個、投資金額71.46億元,母基金直投項目28個、投資金額11.83億元;省“三重一創”基金已設立16只子基金,子基金投資項目152個、投資金額141.84億元,母基金直投項目16個、投資金額86.9億元。
打造基金叢林,為新興產業賦能。從今年起,我省將力爭用5年時間,由省級層面發起設立規模3000億元增量基金,與省市縣三級規模3000億元的存量基金,共同形成計劃總規模達6000億元的“省市縣三級聯動、財政國資引導”的政府投資基金叢林,加上市場化基金總規模可超萬億元。
搭建高能級平臺 打造引鳳來棲的“強磁場”
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代經濟是流量經濟。放大流量就得有匯流的平臺、包容的生態。安徽注重以平臺思維、生態思維做發展的“乘法”,打造高能級“雙招雙引”平臺、創優營商環境,讓資源要素通過平臺發生互動耦合、實現價值倍增,以良好的營商環境引鳳來棲。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有著數據匯集、智能分析、資源配置等強大功能,為打通產學研金服用提供了高效平臺。不久前,國內一家知名家電企業在檸檬豆皖豆云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發布“內膽自動清潔”等10余項技術需求。平臺快速匹配科研資源為企業服務,有4項技術難題很快得以解決。
去年以來,我省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應用步伐,已建成行業型、區域型和專業型平臺130個,其中工信部重點平臺30個。省經信廳與科大訊飛共同打造的“羚羊”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于去年9月正式上線,已集聚企業近6萬家、科研人員近3000人、高校院所145家,助力產業發展的成效初顯。
高端展會既是信息交流平臺,更是形象展示平臺和開放合作平臺,對于“雙招雙引”的作用不言而喻。去年以來,安徽高水平舉辦世界制造業大會、首屆中國(安徽)科交會、“天下徽商”圓桌會、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國際化展會平臺和市場化展會機制加快構建。以2021世界制造業大會為例,促成合作項目703個,投資總額5821.8億元,可謂既“吸睛”又“吸金”,既高端又高效,取得了豐碩成果。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空氣和水,企業生存發展須臾不可缺少。近年來,我省聚焦市場主體關切,連續推出500余項改革舉措,每年出臺穩定經濟增長政策,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特別是今年初以來,全省上下認真踐行“一改兩為五做到”,實行“清單+閉環”工作機制,深入開展營商環境問題排查整改,推動營商環境整體優化。截至4月15日,“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為企業紓困解難,收集問題3.15萬個,已解決2.74萬個;開展營商環境問題“大起底”專項行動,排查涉企歷史遺留問題5527個,已解決5258個。
近日,省委、省政府又部署開展“優環境、穩經濟”活動新一輪現場集中辦公,面對面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省級負責同志6月底前將分赴各省轄市至少開展1次以上現場集中辦公,各市、縣(市、區)領導干部同步開展。
高能級平臺和持續改善的營商環境,如同“強磁場”,吸引著優質要素資源加速向安徽集聚耦合。今年1月至4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高于全國3.2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10位、長三角第2位。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21.5%,高于全國9.3個百分點。(記者 汪國梁)
- 4-28· 精心打造銀發專列,繪就溫馨老年旅行畫卷
- 1-13· 天津打造8個市級“夜津城”地標性集聚區
- 1-2· 杭州打造臨空產業創新發展新高地
- 12-2· 武漢:打造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
- 10-24· 打造軟件產業集聚區 天津軟件園正式開園
- 9-16· 河南打造國企招才引智生態圈
- 9-16· 打造數據流通“高速路” 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電力算力協同行動計劃》發布
- 8-8· 如何打造“千億級商圈”——上海靜安區南京西路商圈發展調查
- 8-5· 打造“城市大腦” 暢通“毛細血管”
- 7-15· 南京: 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