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服務標準 電商平臺爭搶家裝話語權
萬億商機初顯,家裝成為電商平臺爭奪熱點,服務標準正成為電商平臺在家裝爭奪戰中的重心,希望借此拿到行業話語權。10月16日,京東在2016年發布的裝修標準基礎之上,推出了“京質家裝2.0”裝修服務標準,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將最長保障期限提升至十年。
質保最長十年
10月16日,京東發布“京質家裝2.0”裝修服務標準前,京東商城居家生活事業部家具建材部總經理趙麗娟透露了一組京東統計的數據,在用戶所擔心的裝修問題中,裝修合同暗藏陷阱占比最高,達到31%,另有20%的消費者擔心施工團隊偷工減料影響裝修質量,約有13%-16%的消費者,擔心設計不合理、價格有貓膩和最終成果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實際上,這是京東第二次發布“京質家裝”服務裝修標準。在2016年10月發布的首版基礎之上,這份新標準中提出的最大門檻是原質保基礎上,將“防水工程質保五年”升級為六年,水電隱蔽工程總保障年限升級為十年。據了解,家裝行業常見的承諾為“終身質保”,但實際往往淪為噱頭。
發布會上,塞納春天、有住、金螳螂·家、檸檬樹、沃爾芬、泥巴公社、置青春、棲喜8個家裝品牌與京東家裝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承諾將全面執行“京質家裝2.0”裝修服務標準。
“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網購家裝所需,眾多裝修公司也瞄準這個巨大的市場做起互聯網家裝業務,京東希望不斷完善標準,建立行業規范。”京東裝修業務負責人李辰表示。
話語權之爭
家裝行業正從蠻荒時代快速走向標準化,電商平臺爭相發布行業標準的背后,是對萬億家裝市場的話語權爭奪戰。
“家裝行業標準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尚未達成統一,每個平臺都會有自己的服務標準。但可以預見的是,誰走得早,誰摸索的方法更有效,消費者的認知度更高,商家就會更愿意入駐這個平臺,比如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都有自己的標準,規則的先行者往往在行業里的影響和地位也會越高。”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麗表示。
除了“京質家裝”服務標準外,京東還從單品類入手,鞏固平臺在家裝領域的話語權,如推出首個電商平臺兒童家具質量評審標準,發布“一品一證”、“紅木回購”等紅木家具質保政策,以及參與制定行業內首個智能馬桶蓋企業標準。
除了電商平臺外,互聯網裝修企業也在試圖借標準建立影響力,如實創裝飾深度參與首部《中國互聯網家裝服務標準》的制定和發布,背靠萬科和鏈家兩棵大樹的裝修平臺萬鏈在2017年3月對外稱,將與官方共同推出裝修行業的首個標準。
環節覆蓋成難點
家裝正成為電商平臺爭奪的熱點。3月16日,京東服飾家居事業部正式拆分獨立,成為獨立事業部,在家居家裝領域發力。據此次發布會透露,京東裝修業務自上線以來復合增長率超過200%,在剛結束的第十屆家裝節上,京東裝修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180%,成為細分類目中最大的黑馬。有預測稱,預計2016-2026年的十年復合增長率為8%,十年內家裝行業產值將達4萬億元。
萬億商機顯現,但入場玩家還需面對標準難制定這一重磅難題。“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操作復雜,家庭裝修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想為顧客提供好的裝修體驗,需要從產品的采購一直跟進到最后,涉及太多專業領域、數百個施工環節,施工工藝數不勝數。制定服務標準非常復雜。”張麗表示。
在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副秘書長謝鑫看來,發布的標準如何覆蓋分布于全國各地的十余萬家裝修公司,獲得這些家裝服務最終執行者的認可,也是電商平臺需要考慮解決的問題。據中國裝修建筑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家裝行業自2010年至今,B+C端龍頭合計占有率僅提升0.18個百分點,2016年我國有13.2萬家家裝企業,行業雖然呈現集中化趨勢,但分散度仍然居高不下。“家裝行業起步較晚,如何讓標準覆蓋4萬億大市場、近14萬家企業,將是裝修標準能否貫徹的重要保證。”謝鑫表示。
- 6-30· 服務區閑置場地變京津冀物流樞紐
- 12-26· 提高服務質量 做好高校學子返鄉運輸
- 12-26· 強化服務保障 打造學生出行良好環境
- 12-22· 中國標準地鐵時速120公里B型車株洲下線
- 12-1· 高標準運行試驗,提升鐵路發展硬實力
- 11-28· 高標準推進設備檢修 提高設備運行品質
- 11-24· 細化服務措施 確保“雙11”運輸安全便捷
- 11-14· 精準服務激發增運增收新活力
- 11-14· 高品質服務促深冷運輸“極速達”
- 10-10· 貼心服務讓“頭回客”變成大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