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巢收購e棧 快遞柜行業形成“兩強爭霸”格局
9月13日晚間,中集集團(SZ.000039)發布公告,宣布其全資子公司深圳市中集投資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深圳中集電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電商”)的78.2%股權全部出售給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豐巢科技)。
此次交易,中集電商的整體估值和交易總對價為8.1億元,其中中集的股權以約6.3億元的價格出售給豐巢科技(順豐為主要股東),中集電商剩余約21.8%的股權持有方深圳港灣睿仕股權投資合伙企業也將股權悉數出售給了豐巢科技。
中集電商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快遞柜品牌“e棧”的運營方,市場主要是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深圳、廣州、佛州等珠三角地區,目前擁有大概2萬個快遞柜。而順豐控股的上半年財報顯示,豐巢科技目前擁有超過5.5個快遞柜,覆蓋全國70多個城市。
今年6月份,快遞柜品牌“速遞易”的運營方*ST三泰(SZ.002312)宣布引入三家戰略投資者,包括中國郵政、復星集團和之前與豐巢有“過節”的菜鳥網絡。速遞易目前擁有快遞柜約5.6萬個,而中郵集團有約2萬組快遞柜。此次收購e棧后,豐巢的市場規模和速遞易已是旗鼓相當,行業“兩強爭霸”的格局已經形成。
從這次交易看出,快遞柜行業仍然是一個不賺錢的行業。今年春節之后,各家快遞柜企業都已經開始向消費者收費,按照格子的大小收取的費用從0.2元到0.5元每格不等。上半年,中集電商的營業收入為1996萬元,但是虧損了8100多萬元,盈利前景不明朗。
快遞柜企業承擔的主要成本包括:場地租賃、設備折舊、鋪設快遞柜的傭金、維修維修以及電網費用。尤其是在過去兩年,多家快遞柜企業爭搶一個社區、或者寫字樓的現象時常發生,進一步推高了場地的租金,一組快遞柜一年可以高達8000元。然而,由于各家跑馬圈地,競爭激烈,導致快遞柜長期免費,雙向競爭導致行業長期處于虧損的泥潭。
速遞易和豐巢直到現在也沒有實現盈利,而且由于柜子越鋪越多,盈利模式又不清晰,兩家公司的“窟窿”也越來越大。上半年,速遞易虧損1.96億元,而豐巢也虧了1.75億元。
“沒有大量密集的布點,沒辦法培養用戶習慣和品牌認知,但密集布點的背后是資本投入,短期虧損無法避免,能夠付得起這樣的成本的,只有中郵速遞易和豐巢,前者因為是國家隊,以后可能會具有一定的民生服務性質;而豐巢的希望是,雖然快遞柜子本身未必盈利,但可以提升他末端派件的效率性,減少人力成本。”天風證券交通運輸團隊成員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相比于“中郵速遞易”,豐巢的股東大部分都是快遞物流公司,包括順豐、申通、中通、韻達和普洛斯,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貨源,也可以保證寄件服務的時效性和可靠性,使得成立時間晚于速遞易的豐巢能夠在兩年時間內追上行業的領跑者。
長江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在引入菜鳥網絡作為股東后,未來圓通、匯通、天天、快捷等公司選擇速遞易的可能性更高,貨源充足性得以有效解決。
這次豐巢“收編”e棧,受到沖擊最大的恐怕還是那些“二三線”品牌,包括富友、云柜、格格貨棧等。因為短期內沒有辦法實現盈利,等待他們的或許是和e棧相同的命運,抑或是逐漸走向市場的邊緣。
- 6-9· 快遞新規實施在即:全鏈條治理引領綠色轉型新賽道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6-9· 全國快遞行業堅持創新開發 讓快遞速度更快
- 6-9· 快遞暢才能網購旺
- 5-27· 快遞企業備戰“618”:末端人力存壓 最差時點已過或迎復蘇
- 5-23· 快遞新規之下,無人配送能否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
- 3-31· 快遞慢了 近期網購請注意物流狀況
- 3-25· 停發!無法派送!疫情下的快遞還要等多久?
- 3-24· 快遞業多模式探索“進村”新路徑
- 3-17· 病毒不可怕,偏見才可怕!為快遞小哥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