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登才解讀國辦《物流27條》:物流降本增效使出實招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73號)。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決策部署,為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著力營造物流業良好發展環境,明確提出27條政策措施(以下簡稱《物流27條》。
這是繼2016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國辦發〔2016〕69號)之后,再次就物流降本增效發出的重要文件。
國辦《物流27條》的出臺
充分表明物流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國務院辦公廳就同一行業相同專題連續兩次發文,充分表明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物流業發展,也是物流業產業地位顯著提升,發展環境持續向好的重要標志。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賀登才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國發〔2014〕42號),把物流業定位于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準確反映了物流業的產業地位。
① 物流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物流業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相關產業,銜接生產與消費,是實體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
2016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229.7萬億元,每單位GDP產出需要3個單位的物流總額來支撐。
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有利于物流業與實體經濟聯動融合,適應新一輪產業變革要求,推進生產方式和流通方式轉變,進而促進整個供應鏈、產業鏈優化整合,助推國民經濟結構調整、提檔升級。
② 物流業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2016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達11.1萬億元,與GDP的比率為14.9%,雖連續五年保持下降,但仍有較大潛力。
我國公路貨運量、鐵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快遞業務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物流市場規模穩步擴大,物流供給質量逐步改善,但仍有“短板”。
在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要素成本趨緊的情況下,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對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整體上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意義重大。
③ 物流業是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據統計,2016年我國物流業從業人員超過5000萬人,物流從業人員供養人口2億人上下。隨著電子商務、高技術產業等新興產業發展,帶動生產和流通方式的改變,物流業將會產生更多的就業崗位。
由此可見,物流業不僅是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也是擴大就業,惠及民生的社會“穩定器”。
④ 物流業是“雙創”活動的重要陣地。物流業是隨著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充分競爭行業,也是新技術、新模式率先產生和推廣應用的領域。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中,以自動化+信息化為標志的“智能物流技術”(智能倉儲、智能運輸、電子單證、無人機、無人駕駛、物流機器人)等一批國際領先技術在物流領域得到應用;供應鏈物流、無車承運、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等一批新模式得到推廣。
物流業創新發展,也推動了實體經濟動能轉換和降本增效,顯示了產業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光明前景。
⑤ 物流業是實施國家戰略的重要依托。“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發展戰略的實施,都離不開物流業的支撐保障。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五通”思路,同樣需要物流業跟進銜接。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物流國際化成為國際產業競爭的前提和基礎。加大物流戰略資源投資布局,提升國際物流服務水平,有利于提升國家競爭力,助推實體經濟“走出去”,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
降低制度性成本應作為政府層面
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著力點
近年來,我國物流業降本增效取得階段性成果。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呈逐年下降態勢,2013年為18%, 2014年16.6%,2015年16%,2016年下降為14.9%。雖有產業結構變化和統計數據調整的原因,也顯示出物流降本增效取得了積極進展。
究其原因,一方面,行業企業通過模式創新和技術進步優化資源配置,促使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另一方面,政府層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已經初見成效。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從簡政放權、降稅清費、補短強基、互聯互通、聯動融合等五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任務安排。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公安部、工信部、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稅務總局、國家標準委、海關總署等部門從各自職能定位出發,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落實。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16年度物流企業負擔及營商環境調查報告》顯示,52%的企業反映國務院出臺的簡政放權政策基本落實;53.3%的企業反映清理行政性收費政策基本落實;51.9%的企業反映公路運輸“亂罰款”現象有所扭轉。同時,也說明政策落實還有較大差距和空間,物流企業對于進一步落實政策,改善環境充滿期待。
當前,我國物流業營商環境有了較大改善,物流降本增效取得階段性成果。但與實體經濟要求,與形勢發展變化,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物流業經過多年快速發展,也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遇到許多深層次問題和矛盾。根據我們的調查,業內企業反映強烈的政策問題主要有:
一是稅收方面。“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后,物流業主要是公路貨運企業稅負增加的問題尚未有效解決;個體運輸業戶無法在異地代開增值稅發票;物流業各環節稅率仍未統一。
二是車輛通行管理方面。貨運司機及運營車輛證照辦理、審驗及檢驗、檢測重復繁瑣,公路執法行為不統一、不規范,通行費收費標準偏高等。
三是證照管理方面。快遞經營許可限制較多,分支機構設立存在障礙,物流企業經營所需證照還需要進一步歸并簡化等。
四是城市配送方面。城市貨運車輛限行區域過大,限行路線設置不合理,限行時間過長;電動三輪車快遞配送限制較多,影響“最后一公里”通達。
五是物流用地方面。隨著城市擴容改造,存量物流用地受拆遷影響加速縮減,新增和置換物流用地越來越向城市郊區甚至其他城市轉移。特別是大城市“一庫難求”、租金上漲。
六是融資方面。主要是融資渠道少、可抵押物少,折扣率高、貸款額度小、擔保信用體系不完善、上市門檻高等等。
我們認為,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應從企業和政府兩方面發力。在企業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經營策略,采用新技術、新模式,提高運作效率和效益的同時,也需要政府層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國辦《物流27條》針對性強、
符合行業實際,期待真正落地
國家發改委是國辦《物流27條》研究起草的牽頭單位,我們作為行業協會全程參與了這項工作。總體來看,《物流27條》針對性強,符合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
① 深入調研,反復論證。自今年3月份以來,國家發改委派出多路調查組深入各地調研,走訪一線企業和員工,多次召開各種形式的座談會,聽取各方面意見。形成初稿后,又反復征求各部門意見,協調具體問題。
7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后,還面向全社會廣泛征集意見建議。《物流27條》經歷了較長的決策過程,比較接“地氣”,符合物流業發展的需要。
② 直面問題,抓住了行業“痛點”。《物流27條》提出的七個方面、27項具體措施,基本上涵蓋了當前企業反映的主要問題,重點突出,切中要害。
主要內容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物流運營主體活力;加大降費清稅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加強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環節建設,提升物流服務綜合能力;加快推進物流倉儲信息化、標準化、智能化,提高運行效率;深化聯動融合,促進產業協同發展;打通信息互聯渠道,發揮信息共享效用;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營造優良營商環境。
③ 針對行業“頑癥”,使出了“實招”。《物流27條》瞄準多年來累積的“老問題”,提出了新的政策措施,“干貨”比較多。
比如,優化道路運輸通行管理、規范公路貨運執法行為、完善道路貨運證照考核和車輛相關檢驗檢測制度、精簡快遞企業分支機構末端網點備案手續、將貨物通關時間壓縮三分之一、年內完善交通運輸業個體納稅人異地代開增值稅發票管理制度、全面落實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半征收優惠政策、做好收費公路通行費“營改增”相關工作、加強物流領域收費清理、著力解決“亂收費、亂罰款”等問題、加強對物流發展的規劃和用地支持、加強和完善一批國家級物流樞紐、拓展物流企業融資渠道、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全面嚴格落實取消營運車輛二級維護強制性檢測等。
對這些企業反映強烈,各部門取得共識的政策措施,都明確提出了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政策效果值得期待。
④ 對條件不夠成熟的問題,也指出了方向和路徑。物流業涉及領域廣、管理部門多、協調難度大,存在問題比較復雜。
《物流27條》對那些條件不太成熟,暫時徹底解決有困難的問題,也提出了目標和路徑。比如,統籌研究統一物流各環節增值稅稅率、科學合理確定車輛通行收費水平、開展倉儲智能化試點示范、加強數據開放共享、建立健全物流行業信用體系、探索開展物流領域綜合改革試點等。
我們認為,《物流27條》提出的主要政策措施,是在深入企業調研,充分聽取行業協會意見基礎上提出來的,都是解決行業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業界迫切期盼各有關部門按照《物流27條》提出的部門責任分工,抓緊落實到位,真正收到實效,增強行業企業以及廣大從業人員的“獲得感”。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作為行業社團組織,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繼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反映企業訴求,主動協助政府決策,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在深化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行業穩定健康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 1-4· 解讀:何為城鎮開發邊界,為何劃定、如何管好?
- 7-6· 解讀:數字化賦能智慧民航建設“加速跑”
- 7-6· 解讀:數字化賦能智慧民航建設“加速跑”
- 10-10· 專家解讀:中國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領跑世界
- 8-11· 解讀鐵路最美的“初心密碼”
- 11-12· 政策解讀:重點推進12個行業的物聯網部署
- 9-28· 解讀北京自貿區總體方案:推出住房落戶政策 吸引數字領域人才
- 8-28· 解讀順豐半年報:順豐快運行業第一的增速是怎么實現的?
- 8-4· 解讀《關于加快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的意見》
- 1-2· 降本增效,快遞實現標準化有何意義?路徑又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