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一點”寄件 “掃一掃”查驗 國家郵政局解讀快遞實名收寄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司長馮力虎11日在國家郵政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原則,力爭在2018年年底前實現實名收寄信息化全覆蓋。
逐步試點推廣實名收寄
自2015年10月起,我國全面推動快遞實名收寄制度。“寄遞服務不同于傳統郵局柜臺式服務,市場主體眾多,流動作業性強,手工登記實名信息安全性低,實名收寄制度落實起來有很大艱巨性和復雜性。”馮力虎說,目前實名收寄還在試點推廣階段。今年4月起,全國153個城市啟動了實名收寄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試點。
國家郵政局在第三方評估的基礎上,結合行業特點,指導大型快遞企業開發了“企業版”實名收寄信息系統,同時針對個人用戶以及2萬多家小企業,研發了適用于區域型快遞企業的“公共版”實名收寄App。
截至6月底,國家郵政局實名信息監管平臺共接入郵政EMS、順豐、“三通一達”、百世等10家主要品牌寄遞企業,占行業業務總量約90%;全網信息化實名收寄業務量累計完成3億件,日均500多萬件,實名收寄信息系統在線注冊用戶達2250萬人。
二維碼快速驗證
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中心技術處工程師許良鋒介紹,國家郵政局面向個人和企業用戶研發了“安易遞實名寄遞公共服務平臺”。該平臺通過寄遞統一二維碼、圖像自動識別等技術實現快遞實名制信息化。
記者看到,使用用戶版App時,用戶可通過掃描身份證進行實名認證,并自動生成身份二維碼。每次寄件時,只需出示手機上的身份二維碼,快速驗證身份信息,避免了頻繁出示身份證的麻煩。
除了國家郵政局的公共服務平臺,有近10家快遞企業也研發了類似的信息采集平臺。在防止信息泄露方面,采集的個人信息數據實行“總對總”共享模式,所有信息在終端上不存儲,也不經過企業終端,30秒內強制上傳到國家郵政局信息監管平臺,從而形成實名信息數據單向封閉流動,確保實名信息安全。
白名單核驗快遞員身份
很多消費者覺得快遞員流行性大,也不能辨別快遞員的身份真假,對實名制錄入個人信息的安全存有疑慮。
為方便寄遞用戶核驗快遞員身份真實性,在加強快遞員實名管理的基礎上,各企業要對快遞員逐一建立身份信息二維碼,供用戶實時掃描查驗快遞員身份的真實性。
馮力虎說,以國家郵政局的收寄App為例,系統中專門設置了收派員實名信息采集模塊,快遞員在使用設備對用戶信息進行采集前,必須將自身實名信息先行上傳信息系統,從而固化信息采集責任,確保寄遞用戶信息安全。
“國家郵政局將采取白名單模式落實對企業人員的管理,快遞企業將從業人員身份信息提交到國家郵政局審核,再分配對應的用戶名和賬號,否則無法使用。”馮力虎說。
- 6-30·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5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6-30· 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 6-30·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武漢生產服務型等30個國家物流樞紐納入建設名單
- 6-9·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新一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
- 6-9· 快遞新規實施在即:全鏈條治理引領綠色轉型新賽道
- 6-9·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若干措施》
- 6-3· 國家數據局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 6-3· 國家數據局:首度開展可信數據空間試點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15· 國家鐵路1至11月份發送貨物35.71億噸 同比增長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