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中國快遞迎戰每天10億包裹大考
“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成功往往是失敗之父。大家記住,我們必須改革”。馬云近期在杭州“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說這番話時,他指的“我們”是中國所有的物流企業。他認為,中國物流業用十年時間趕超了美國近一百年的努力,堪稱世界奇跡。十年前中國的包裹量是美國的1/10,現在是美國的兩倍。中國去年包裹量為313億只,今年會達到365億即每天1億只。不超過8年,一天10億個包裹的小目標就將實現。“這個小目標對于今天中國物流行業的沖擊之大超過大家想象。我高度關注了物流和快遞行業,我發現絕大部分公司組織沒有準備好、人才沒有準備好、技術沒有準備好、眼光格局沒有準備好。”
馬云認為,每天10億只包裹只是本世紀前段時間的一個開始。按照今天物流公司的人才體系和思考格局,無法滿足地球人的需求。“未來真正的物流一定是數據化的。物流公司一定是一家技術公司。物流公司必須高度關注技術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引進現代管理制度。物流公司只有聯合作戰,才可能解決每天十億個包裹的問題。”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表示,智慧物流是社會資源的整合者,我國貨運車輛空駛率達30%左右,倉庫閑置率平均為15%,有些地方高達30%。物流互聯網將打破企業邊界和信息不對稱,實現對整個物流資源特別是閑置資源的充分利用。目前,大量物流設施正在通過傳感器接入互聯網。比如全國的重卡已有超過400萬輛安裝了北斗、GPS定位系統,還有大量集裝箱、倉庫、貨物等接入互聯網。另外,當前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的缺口達20%左右,勞動力工資也在持續上漲,智慧物流也是緊缺的人工的替代者。未來5到10年,機器人使用密度將達到每萬人5臺左右,徹底改變傳統物流基因。
菜鳥網絡CTO王文彬告訴《環球時報》,菜鳥想做的是打造一個開放的智慧物流平臺,結合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把大數據、全局化、柔性化變成智慧物流解決方案,放在物流云上對外輸出,與合作伙伴共同使用。他認為,中國物流業剛剛開始進入智能時代,未來5年是智慧物流的加速期。無人駕駛車隊、無人機是接下來會發生的。智能代收在未來5年會變成主流,中國城市中可能40%-50%的比例都將是智能代收。比如通過智能驛站代收,在一些小區設置配送機器人的技術已相對成熟,甚至汽車后備廂也可能變成代收點。
中通快遞總裁助理兼人力資源總監徐霞表示,該公司已進行人才隊伍升級,由原來的勞動密集型人才轉向科技型人才,與國內高校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建立人才培養戰略合作意向,并與第三方科技公司建立合作關系。近年他們與中科院合作研制出全球最先進的自動流水線分撿設備,比之前人工分撿降低了50%的人工成本。
心怡科技總裁邢琳琳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早在2013年該公司就開始做國內第一條自動化倉庫,訂單通過流水線自動分配任務,效率提升30%。物流要實現智能化,首先要有大數據的積累。他舉例說,現在冷鏈市場運輸魚,是等魚睡覺時在它身上蓋一層濕布,進行分層運輸。魚在睡眠時新陳代謝變慢,僅需要一些濕度保證身體呼吸就可以了。當魚的體溫降到一個曲線時就表明睡著了。這就需要數據的積累。
- 4-7· 每天銷量過萬 武漢“蒜鳥”何以一飛沖天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24· 中國鐵路,鋪就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軌道
- 2-28· 中國重汽HOWO新能源輕卡:電力“馬拉松”,想贏就能盈!
- 2-26· 中國重汽輕型汽車即將首秀北京國際房車展,實力新車搶鮮品鑒
- 2-20· 從殘值焦慮到高效流通:解析中國重汽二手車全價值鏈運營的創新之路
- 2-17· 2025旗開得勝!中國重汽1月銷量強勢開局,全年熱銷啟幕!
- 2-17· 1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呈現季節性回落
- 2-7· 中國重汽新春短劇暖心收官:與卡友雙向奔赴,共繪最美全家福
- 2-6· 中國重汽:從冬奧會到亞冬會,用科技筆觸繪中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