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鋪就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軌道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10日披露,今年1至2月,全國鐵路發送旅客7.26億人次、同比增長4.7%,創歷史同期新高。
春潮涌動,萬物復蘇。“7.26億人次”的背后,是鐵路網絡持續延伸的“硬支撐”,是服務品質迭代升級的“軟實力”,更是區域協同發展、跨境互聯互通的“新動能”。從繁忙的春運到日常通勤,從城市群聯動到國際大通道建設,中國鐵路正以更高效、更智慧、更開放的姿態,鋪就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軌道。
路網織密,流動中國脈動強勁。春運歷來是觀察中國經濟社會活力的重要窗口。今年前兩月,鐵路日均開行旅客列車超1.1萬列,同比增長8.7%11,運力提升的背后是路網建設的持續深化。截至2024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6.2萬公里,其中高鐵4.8萬公里。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例,廣深港高鐵春運期間跨境客流量近400萬人次,同比增長24%,日均開行列數增長11.5%,香港與內地93個城市實現軌道直連,“雙城生活”逐漸成為區域常態。從西部邊疆到東部沿海,從北國雪原到南國水鄉,密織的路網正將地理距離轉化為“時間紅利”,讓“說走就走”的便捷成為現實。
服務提質,旅途溫情無處不在。運力提升之外,鐵路服務的“溫度”與“精度”同樣令人矚目。今年春運,鐵路12306推出“系統自動提交購票訂單”、學生務工人員預約購票專區等功能,大幅緩解購票壓力;全國120個車站實現便捷換乘,32個車站試行“地鐵免安檢”,89個車站提供互聯網訂餐服務,“靜音車廂”覆蓋99列動車組列車。細節之處見真章——深圳福田站通過優化導視系統和志愿者引導,高峰期旅客進出站時間縮短15分鐘;跨境旅客港澳通行證核驗效率提升,失物招領聯動機制幫助旅客尋回物品近200件次。這些創新舉措,讓旅客從“走得了”邁向“走得好”,鐵路服務的“人性化基因”愈發凸顯。
跨境互聯,區域發展動能澎湃。鐵路不僅是交通線,更是經濟帶、文化橋。跨境運輸的快速增長,為中國與世界的聯通注入新活力。廣深港高鐵跨境客流突破500萬人次,中老鐵路跨境旅客同比增長57.9%,中蒙、中俄國際列車促進旅游消費與人員往來。政策與設施的雙重賦能下,“靈活行”“一簽多行”等措施釋放紅利,大灣區日均跨城通勤突破6萬人次,“1小時經濟文化圈”覆蓋人口超270萬。與此同時,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開行量持續增長,中吉烏鐵路、雅萬高鐵等境外項目穩步推進,中國鐵路以開放姿態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為共建“一帶一路”增添強勁動力。
從“追趕者”到“領跑者”,中國鐵路用鋼軌丈量發展步伐,用服務詮釋為民初心,用開放聯通世界夢想。今天的中國大地上,高鐵飛馳、路網如織,不僅承載著億萬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勾勒出區域協調、內外聯動的壯麗圖景。面向未來,隨著“八縱八橫”高鐵網加速完善、“智慧鐵路”建設深入推進,中國鐵路必將以更堅實的步伐,在服務國家戰略、促進民生福祉的征程上續寫輝煌篇章。(孔平)
- 4-28· 國鐵沈陽局多措并舉保障春耕物資運輸
- 4-28· 鐵路安全“護苗”顯擔當
- 4-28· 國鐵沈陽局優質服務助力春耕物資高效運輸
- 4-28· 國鐵沈陽局優化調度指揮和運輸組織方案 跑出春耕物資運輸“加速度”
- 4-28· 下好鐵路貨運“一盤棋”,助力經濟“加速跑”
- 4-28· 國鐵沈陽局拓寬品牌線路貨源市場 大連至長春城際集裝箱班列實現圖定開行
- 4-21· 鐵路12306開始發售5月1日車票
- 4-21·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火車票開售
- 4-14· 全國鐵路清明假期運輸預計發送旅客8450萬人次
- 4-14· 鐵路貨運拓展半徑,賦能經濟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