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包裝太浪費了!請“簡約”點好嗎?
撕開筆記本電腦大小的紙箱,劃開封口膠帶,取出填充物……最后取出區區一小盒化妝品。一方面快遞行業井噴式發展,另一方面,“包粽子”式的包裝帶來海量垃圾,給環境帶來的傷害更不容小覷。快遞包裝如何“瘦身”和有效回收利用,已成亟待解決的問題。
“過度包裝”帶來百萬噸廢棄物 回收率不足10%
近年來隨著網絡購物快速發展,快遞業呈現爆炸式增長。《2016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快遞服務企業2016年業務量達312億件,連續6年年均增長超50%。
快遞行業飛速發展,不可避免地消耗天量的包裝材料。國家郵政局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快遞行業消耗99億個包裝箱、169億米膠帶……同比增長幾乎都超過四成。這些包裝垃圾可擺滿近20萬個足球場,膠帶總長可繞赤道425圈。
雖然快遞業務總量提升是包裝垃圾數量增加的直接原因,但“過度包裝”現象不容忽視。我們留意到,很多快遞包裝都是“里三層外三層”。但商家亦有苦衷。一位網店商家曾吐露心聲,雖然費錢費力,但為了商品的運輸安全,在包裝上不敢怠慢,還得“寧多勿少”。尤其是對生鮮、家具等易碎易壞物品,商家更是加倍包裝,有時包裝物重量甚至遠超商品本身。
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楊駿說,每年由快遞包裹帶來的包裝廢棄物達到百萬噸。而這些包裝垃圾以紙張、塑料等形式為主,其原材料大多源于木材、石油等。根據相關專家測算,生產1噸紙需砍伐17棵十年生大樹,生產1噸塑料袋需消耗3噸以上石油。
此外“過度包裝”更伴隨著高污染。以廣泛使用的透明膠帶為例,其主要材質是聚氯乙烯,需耗時百年才能降解。2015年全國累計使用膠帶169億米,其產生的污染可想而知。
由于目前尚無有效的垃圾分類與回收利用制度,包裝垃圾主要采用填埋處理。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研究員曾現來表示,膠帶和塑料袋等較難降解,在大氣和水體中長時間留存會帶來污染,對其進行焚燒更會產生有毒有害的氣態污染物。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
- 7-29· 二季度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縮短至53小時
- 7-8· 快遞業新發展模式,開拓行業增長新空間
- 5-16· 包裝減量膠帶瘦身循環利用 湖北快遞業吹拂綠色低碳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