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樊城:“冷”產業做成“熱”生意
本報記者 魏昊星徐琦 楊蕙嘉
冷鏈物流因其苛刻的儲運條件被譽為商貿物流領域的“珠穆朗瑪峰”。近年來,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憑借“襄陽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和“襄陽樊西商貿服務型物流示范園區”兩塊商貿物流“國牌”,通過平臺建設、智能化改造和互聯網賦能,加速冷鏈物流產業提檔升級,形成了從源頭到終端的冷鏈物流“鏈系統”。
大平臺 大流通 大項目
“樊城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這里成為發展冷鏈物流的沃土。”襄陽航空航天工業園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勇介紹,襄陽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東鄰南接多條區域物流主干線路和交通樞紐,盡顯“七省通衢”的區位優勢。
該基地冷庫總容量將達到165萬m3以上,目前已吸引超過109家規模以上道路貨運企業入駐。貨車進出頻繁,貨物裝卸有序,倉貨匹配高效,便利、集約、經濟的物流生態正逐步形成。
作為襄陽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的重大招商成果,思念鄂西北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正在建設之中。襄陽思念冷鏈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偉豪告訴記者:“項目建成后年周轉量可達20萬噸,不僅覆蓋湖北全省,還將連接國內百余個冷鏈物流節點城市,成為鄂西北地區冷鏈物流的標桿項目。”
智慧 智能 高效
走進玉湖冷鏈(襄陽)交易中心,科技感撲面而來。在這里,傳統冷庫已被智慧冷庫所取代,成為國內冷鏈物流企業數字化管理的樣本。通過OTWB系統接入物聯網,冷庫內溫度被精準控制在-60℃至-18℃之間,確保食材全程冷運“不斷鏈”。地下AGV自動無人輸送系統則覆蓋了整個園區,實現了貨物的快速分揀、打包和配送,大大提高了冷鏈物流效率。
“我們的目標是讓生鮮農特產品能夠更高效率、更低消耗地流通。”玉湖冷鏈物流(襄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澤信心滿滿地表示。他告訴記者,冷鏈物流的智能化轉型,使流通過程中產生的數據有了價值,經過篩選、比對和分析,可以預判市場的供需關系,幫助商家鎖定“爆品”。依托大數據,不僅物流效率大大提升,還能實現精準倉儲調度,減少在途損耗與貨品積壓。
網聯 便捷 品質
“互聯網+冷鏈”正在深刻改變農產品的流通模式。優大集是襄陽本土的農產品數字化供應鏈平臺,供貨商為農戶、合作社以及從事果蔬批發的市場主體,采購方為商超、餐飲、企事業機關食堂,產供銷通過大數據精準匹配,采購商可以在App上一站式下單。
“這里每天為襄陽3000多家酒店、餐飲、食堂提供日雜生鮮集采集配服務。”襄陽淘大集冷鏈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業保介紹,優大集已覆蓋襄陽周邊8座城市,入駐用戶超40萬,日交易量達17萬單,日均調配車輛800余臺,配送農產品900多噸。
為保障從田間到餐桌的品質,優大集將冷鏈融入農產品流通,憑借“移動冷庫+集配中心”,農產品在產地就能進行初步的包裝、分揀和冷鏈處理,隨后通過高效的物流網絡直接配送到銷售終端,提高了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靈活性。
- 12-23· 湖北:國有“三資”加快“三變”
- 12-2· 湖北鄂州:數智技術護航電網安全運行
- 12-2· 湖北首批“科技人才貸”落地
- 11-25· 湖北出臺18條措施加快數字人才培育
- 11-21· 湖北創新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 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
- 9-19· 湖北枝江開展“整村授信”改革 金融助力鄉村產業興旺
- 8-29· 湖北宜昌推出系列招才引智改革舉措
- 8-29· 湖北:綠色統防融合“護航”秋糧豐收
- 8-1· 湖北8地上榜全國百強縣 位次整體比去年提升
- 7-18· 湖北:加快推進產業工人高技能等級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