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綠色統防融合“護航”秋糧豐收
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麗)8月下旬至9月上旬正是湖北中晚稻產量形成的關鍵期,也是病蟲害易發高發期,湖北強化監測預警與情報發布,推進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病蟲防控成效明顯。到8月26日,湖北秋糧病蟲發生面積和危害程度低于去年同期,處于偏輕發生狀態。
在湖北襄陽老河口市仙人渡鎮雷家牌坊村,受高溫高濕氣候影響,目前稻田有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水稻害蟲遷入,威脅到水稻的穩產高產。該市農業農村局及時發布預警信息,迅速組織專家到田間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的技術指導培訓。現場伴隨著一陣馬達聲,在技術人員遙控下,3架裝載著農藥的無人機掠過稻田,把農藥霧流均勻噴灑在禾葉上。新技術、新產品、新機具在“蟲口奪糧”工作中的應用有效保障了水稻健康生長。“我家有300畝水稻,現在集中用無人機飛防作業,以前要10天才能完成的活,現在只需要一天就噴完了,省時省力還省錢。特別是專家精確指導了預防時機、科學的施肥方法對水稻生長幫助很大。”仙人渡鎮種糧大戶楊強說。
在宜昌當陽市,高溫熱害也是當下防控的重點。當陽市農技人員指導農戶通過多藥復配,一次施藥,做到既防治病蟲,又減輕高溫熱害。宜昌當陽市王店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王建文說:“我們專門施用了作物生長調節劑,增加作物的抗逆性、抗高溫的能力。目前(中稻)長得形勢非常喜人,(每畝)比去年產量多100斤左右。”
病蟲防控離不開充足的資金保障。武漢市江夏區植保部門爭取區級防治資金40萬元,已連續進行了兩輪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示范。目前,湖北省已投入秋糧病蟲防控資金10247.5萬元,其中中央下撥救災資金5216.3萬元,地方政府通過劃撥、項目整合等形式投入資金5031.2萬元。
自7月以來,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已組派8個工作組和省病蟲防控指揮部工作專班,深入各地田間地頭,開展督促檢查和技術指導工作。在各地層層組織發動下,湖北扎實推進統防統治、聯防聯治和群防群治;各級各部門加快了新技術、新產品應用,進一步提高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截至當前,全省共調動服務組織1144個(次),出動高效植保機械5260臺(套),當前已實施秋糧病蟲統防統治面積4365.4萬畝次,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6.78%。全省監測網點的實時監控數據表明,湖北省水稻病蟲累計發生面積同比低22.7%,比近三年平均值低21.5%,其中稻飛虱累計發生面積同比少25.3%,稻縱卷葉螟累計發生面積同比少43.9%。
- 12-23· 湖北:國有“三資”加快“三變”
- 12-2· 湖北鄂州:數智技術護航電網安全運行
- 12-2· 湖北首批“科技人才貸”落地
- 11-25· 湖北出臺18條措施加快數字人才培育
- 11-21· 湖北創新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 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
- 10-17· 湖北樊城:“冷”產業做成“熱”生意
- 9-19· 湖北枝江開展“整村授信”改革 金融助力鄉村產業興旺
- 8-29· 湖北宜昌推出系列招才引智改革舉措
- 8-1· 湖北8地上榜全國百強縣 位次整體比去年提升
- 7-18· 湖北:加快推進產業工人高技能等級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