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龍高鐵加速粵東崛起
9月14日,龍龍高鐵梅龍至龍川段(以下簡稱“梅龍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梅龍高鐵正線全長98公里,途經梅州市、河源市,全線設梅州西、興寧南、五華、龍川西四個車站,是國家中長期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主通道區域連接線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長三角至粵港澳主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省府廣州,到世界客都梅州,高速公路需要近4個半小時車程,在高鐵通車的時代,需要3個多小時的車程,而在梅龍高鐵開通的現在,只需要不到2小時的時間,就能抵達。
交通“鋪路”,提速融灣腳步
1970年,由梅四、興四、興老三條鐵路連接而成的梅隆鐵路建成運營,是梅州與龍川兩地間的首條鐵路,這條以運煤為主的窄軌鐵路,將興寧四望嶂的煤炭源源不斷運往珠三角和粵東地區,成為梅州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開路先鋒;1995年開通運營的廣梅汕鐵路和2000年開通運營的梅坎鐵路,成為溝通梅州與珠三角地區、潮汕地區、海西地區的鐵道干線,鐵路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彰顯。據《南方雜志》有關消息,2011年至2018年連續7年,梅州招商引資企業產值突破千億元,地緣優勢和后發優勢逐步顯現。梅龍高鐵開通,與梅汕高鐵、贛深高鐵、廈深高鐵、廣深港高鐵廣深段構成閉環,梅州地區的高鐵羽翼逐步成熟豐滿,與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周邊省份的關系更加緊密,并將全方位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市場要素流動更暢通,粵東地區融灣的腳步將大幅提速。
文旅“出圈”,拉動地區經濟發展引擎
梅龍高鐵開通后,將葉劍英故居、松口古鎮、足球小鎮、萬綠湖等集傳統文化、自然風光、紅色景點為與一體的旅游資源串珠成鏈。梅龍高鐵為粵東地區文旅“出圈”搭建快速通道,梅龍高鐵讓游客“一鍵”走入客家民間非遺大觀園,感受磐百年圍屋前世今生,細品客家娘酒溫補滋養,制版畫、賞花燈、耍木偶。據新華網報道,今年7月份,瞭望智庫發布了《2024最具潛力文旅城市報告》,梅州入選2024年最具潛力文旅城市之一。梅龍高鐵開通前夕,五華縣對中秋國慶期間文旅進行全方位的部署,借梅龍高鐵開通助推文旅經濟,籌劃豐富多樣的文旅活動,在景區門票、住宿、餐飲、娛樂等方面安排多種形式的優惠。據中新網報道,9月14日至18日,梅州西站到發旅客約7.5萬人次,興寧南站、五華站的高鐵票售票也相當火爆。梅龍高鐵開通,鏈接起客都的歷史與未來,文旅產業趁勢而上,讓老區煥發新時代的活力。高鐵沿線旅游產品得到進一步開發,客家地區的多元文化魅力加速釋放,文旅品牌更將加速出圈,拉動梅州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
鄉鎮“趕超”,融入“百千萬”高質量發展大局
路網通達,深刻地改變著沿線縣域鄉鎮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據五華縣、興寧縣人民政府網站公開信息顯示,2023年年底,梅州五華縣全縣已共有30個產業項目動工、投產,計劃總投資96.025億元。今年上半年,興寧縣共完成招商引資項目18個,計劃投資總額53.46億元。梅州管轄內的地市區域正在展示昂揚向上的發展圖景。梅龍高鐵開通后,粵東梅州地區的縣域鄉鎮更應搶抓機遇,趁勢作為,加速本地主導產業、特色產業、新興產業的落地與融合發展。數據顯示,地處廣汕高鐵和贛深高鐵沿線的惠州博羅縣,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較廣汕高鐵未開通前的2022年高出4.8%,較贛深高鐵未開通前的2020年高出34%,是廣東省第一強縣;地處廣汕高鐵沿線的惠東縣,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較廣汕高鐵開通前高出4.6%,2023年,博羅、惠東兩縣的經濟總量之和高達1600億。數據足已印證,路網通達是縣域經濟快馬趕超的重要因素。相信梅龍高鐵的開通,將持續激發粵東鄉村振興活力,推動梅州在廣東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中積極作為,助力梅州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梅龍高鐵,正在引領老區呈現振興發展的態勢。這片紅色土地,在鐵路網的飛速發展下,正在蓬勃崛起,我們相信并期待著,梅龍高鐵搭載粵東地區,加速崛起,駛向更廣闊的未來。(方月妮)
- 5-6· 高鐵線上的“探路先鋒”
- 4-28· 高鐵寵物托運是人性化服務的新跨越
- 4-28· 高鐵托運萌寵 旅途更添溫情
- 4-21· 高鐵與萌寵齊飛,創新與進步同頻
- 4-21· 高鐵票制革新:以“智慧杠桿”撬動民生紅利
- 4-21· 別讓高鐵“萌寵出行”中的溫情漸涼
- 4-21· “寵物坐高鐵”,鐵路部門以創新暖人心
- 4-21· 高鐵載 “萌寵”,溫暖 “雙向奔赴”
- 4-21· 高鐵寵運:溫暖旅程,共筑友好社會
- 4-21· 高鐵上的“毛孩子”:一面照見社會文明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