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靜音車廂”:良好的開端很重要
姚洪
記者從廣鐵集團獲悉,為進一步提升鐵路旅客旅行服務體驗,倡導和共建文明、溫馨、安靜的列車旅行環境,從6月20日起,廣鐵集團首批在途經京廣高鐵、滬昆高鐵、廣深港高鐵的6趟列車上設置“靜音車廂”。(6月22日紅網)
在高鐵客流持續攀升的當下,“靜音車廂”無疑是一片“出行凈土”,給看似“眾口難調”的鐵路服務提供了差異化的解決思路,也給了希望保持車廂安靜的乘客更多選擇權,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噪音不休而引發的爭端。
“靜音車廂”的設置體現了鐵路部門對乘客需求的及時回應,也是對乘客關于社會文明規范的一種有益提醒。高鐵車廂降噪這個難題,“靜音車廂”已寫好開頭,接下來將是對鐵路部門和乘客的雙重考驗。
“靜音車廂”并不是“隔音車廂”,而是由彼此信賴構筑起的“清靜”之地,是“信賴車廂”。對鐵路部門來說,“靜音車廂”不是一設了之,更需精細化管理。作為公共服務主體,真正“靜”下來還需要“動”措施,明確了乘坐的要求與服務標準,才能更好地“做對”服務,實現為更多的人提供更優質、差異化的服務。能否“靜”下來,還需多元化的服務來支撐。
對乘客來說,應自知保持文明和尊重是乘坐公共交通應有的涵養,也要相信適度的寬容也是成全自己。秩序和邊界感固然重要,如果在枯燥的旅途中能收獲意外的溫情和感動,誰又能拒絕呢?相信,隨著乘客們對“靜音車廂”認知的加深,“靜音車廂”的乘客必能不負彼此信任、自覺保持安靜,真正實現“靜音車廂”既來之,則“安”之。
設立“靜音車廂”也是在某種程度上倡導“出行文明”。旅客對于“清凈”的需求也許是差異化的,但是對于“噪音”的反感卻是同樣的。通過探索設置“靜音車廂”,向全社會展示“靜音”的意義,良好的開端很重要!
“靜音車廂”是文明乘車的一個引領,由于每個人情況不同,不一定都會選擇靜音車廂,但應努力做一個靜音乘客,不大聲喧嘩,不只顧自我陶醉,用靜音愛別人,愛環境,也是更好地愛自己。可以看到,“靜音車廂”是高鐵美好出行的一個啟廸,飛速的高鐵與安靜的旅途才是與時俱進的文明素養。
- 5-6· 高鐵線上的“探路先鋒”
- 4-28· 高鐵寵物托運是人性化服務的新跨越
- 4-28· 高鐵托運萌寵 旅途更添溫情
- 4-21· 高鐵與萌寵齊飛,創新與進步同頻
- 4-21· 高鐵票制革新:以“智慧杠桿”撬動民生紅利
- 4-21· 別讓高鐵“萌寵出行”中的溫情漸涼
- 4-21· “寵物坐高鐵”,鐵路部門以創新暖人心
- 4-21· 高鐵載 “萌寵”,溫暖 “雙向奔赴”
- 4-21· 高鐵寵運:溫暖旅程,共筑友好社會
- 4-21· 高鐵上的“毛孩子”:一面照見社會文明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