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花經濟”扮靚綠色產業鏈
5月25日,來自重慶的游客霓芬和朋友來到了貴州省畢節市百里杜鵑管理區大水鄉后壩村參加鄉村避暑全民運動會。“這里不但杜鵑花美,還有當地村民的歌舞表演。基本上就是吃喝玩樂‘一條龍’,激情澎湃,感覺特別棒。”霓芬說。
近年來,貴州省通過大力發展花卉產業催生“美麗經濟”,讓產業獲得了發展,農民實現了增收。
在百里杜鵑景區,當地已建成集展示交易、觀光旅游和休閑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高山花卉示范園,以“種苗培育+技術支持+電商回購+農戶增收+綠色發展”產業模式,打造綠色循環的高質量農旅產業,為當地群眾提供穩定就業崗位。
“我們村建了花卉科技園,很多村民都到這里來務工。我主要負責各種花卉培土育苗、剪枝打芽、打包發貨等,工資是按天計算,月底結算,還有滿勤獎。”百里杜鵑鵬程街道啟化村村民吳學敏說,“科技園離家很近,上班騎車幾分鐘就到了,既可以照顧到家,又不耽誤上班,大家都很高興。”
與百里杜鵑景區類似,貴州三穗縣長吉鎮燒巴村通過“賞花+休閑娛樂+特色餐飲”經營模式,讓游客既能賞花又能品嘗美食,當地群眾還能享受到“美麗經濟”帶來的紅利。
“我們種植油菜,種的不僅是農作物,也是風景。”三穗縣長吉鎮燒巴村支部書記吳開貴介紹說,今年4月,貴州三穗·長吉鎮第二屆油菜花文化旅游節在燒巴村開幕,千畝油菜花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拍照、休閑賞花。
“油菜花開了,游客也多了。每天我的竹編背簍能賣300多元呢,日子越過越美!”燒巴村村民龍紹文高興地說。
貴州生物多樣性豐富,植物種類數量居全國第四,其中包括野生木本花卉733種、草本花卉673種、觀賞蕨類280種,特色花卉資源優勢明顯。同時,貴州喀斯特地貌孕育了眾多奇樁異樹與山石資源,發展盆景產業具有取材廣泛多樣、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高的優勢。
借助天然優勢,貴州一些縣區構建了以“花卉+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
隨著各地花卉產業的快速發展,貴州乘勢發力推進“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專業大戶+農戶”等組織經營模式,帶動更多農民參與花卉種植、加工、銷售和旅游業。同時,加快新品種選育、良種繁育推廣、高效生產技術等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以及新模式、新工藝、新設備的集成配套和示范推廣,進一步提升花卉苗木產業核心競爭力。
針對花卉產業頂層設計缺失、財政支持不夠、產業基礎薄弱、科技支撐不足等問題,貴州結合全省區位與交通、氣候、資源等優勢,以及政策機遇、歷史機遇、市場基礎等有利條件,加快謀劃相關重點工作,強化要素保障、優化產業布局,助推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
- 4-21· 貴州首次開行至廣西北部灣港 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
- 3-10·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總量超450萬家
- 12-26· 低空經濟發展迎最新定調 哪些新改革新舉措值得期待?
- 12-12· 河北經濟新數據新亮點(四):經營主體平穩增長 內生動能持續增強
- 12-2· 貴州六盤水:這個鋼鐵廠的余熱很“溫暖”
- 11-18· 體育經濟激活秦巴山區發展動能
- 10-28· 低空經濟加速“起飛” 一組數據看我國航空運輸業發展態勢
- 10-24· 貴州支持遵義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
- 10-21· 【數說經濟】抓好城市“里子”工程建設
- 10-10· “種草經濟”種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