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鼓樓南街:市井繁華百年依舊
認識一座城,從老街小巷開始。在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有這樣一條活力十足的老商業街:北起鼓樓,南至新華街,兩側商鋪林立,游人絡繹不絕。不管什么時候來,這條不到一公里的步行街都流淌著歡快的音樂、升騰著濃濃的煙火氣,絲毫不知疲倦。
在老銀川人鄭文著眼里,很難找到一條能和鼓樓南街相媲美的商業老街,既有仿古的回廊建筑,也有現代化的霓虹斑斕;既有引領時尚潮流、品牌薈萃的大型商場,也有挑動心弦味蕾、價格親民的名品小吃。這里是本地人休閑購物的首選,也是外地游客citywalk的勝地。
“這條街見證了城市的快速發展變遷,也承載了幾代銀川人的美好記憶,歷經百年繁華依舊。”鄭文著說。
鄭文著是攝影愛好者,也是寧夏歷史影片收藏家,多年來,研究家鄉歷史已成為他的事業。小時候,他時常跟隨父母或約玩伴在這條街玩耍,長大后,他扛著攝像機多次來訪,用鏡頭掃描幾乎每一個角落。他告訴記者一句順口溜:新華街柳樹巷,有錢沒錢逛一逛。而柳樹巷,就是今天的鼓樓南街。
據《百年銀川》一書記載,明末清初時,柳樹巷曾匯集“晉商八大家”的眾多商號。他們從天津運來細布、蠟燭、水果糖,再收購本地的羊毛、枸杞等土特產,商貿往來頻繁。書中描述或許有些抽象,但從鄭文著收藏的多張珍貴歷史照片上能直觀感受當時的市井繁華。
在一張拍攝于1932年2月的黑白照片上,當時的柳樹巷雖然狹窄,兩側店鋪和路上行人卻不少。商號旌旗上依稀能看到海味莊、布匹莊等。“現在老街換新貌,人們消費升級了,商品也更豐富多樣,時代變遷但繁華更勝,這是最讓人欣慰的。”鄭文著看著老照片,感慨萬千。
雖然很難從當時的黑白照片中找到如今街巷大廈的影子,但鼓樓這一地標始終清晰可辨,串起了這條老街的“前世今生”。柳樹巷也多次更名,直到1981年被命名為鼓樓南街。但無論名字如何變化,這里承載的歷史記憶、沉淀的人文情感,造就了生生不息的繁華。升級改造后的老街活力不減,傳統與現代在這里碰撞出銀川特有的煙火氣,煥發出新時代蓬勃的生命力。
傍晚時分,干凈寬敞的街道上人氣逐漸旺了起來,“綠豆糕”“懷遠辣條”等網紅小吃攤前排起了長隊。出門遛娃的青年父母、牽手逛街的年輕情侶、挎著購物袋的都市女郎、舉著糖葫蘆蹦蹦跳跳的小朋友……讓這條街的時光迅速流轉起來。
不同種類、不同檔次的商品琳瑯滿目,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在校大學生王鈺歆一到節假日就和同學來這里閑逛。“這里部分老字號小吃是家人最愛,我每次都會捎帶一份回家。”她說。
為勾起人們的懷舊之情,寧夏5A級景區鎮北堡西部影城以柳樹巷為藍本,根據老一輩銀川人的口述和記憶打造了“老銀川一條街”,試圖還原商鋪云集的熱鬧街景,讓游客在今昔對比中感受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
“雖然城市風貌日新月異,但它作為一種歷史文化記憶的傳承始終不變。”鄭文著說,“常研究這個地方的歷史,更覺得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不能辜負好時光。”
- 1-2· 寧夏銀川盤活四閑資源 變沉睡存量為新興增量
- 9-16· 四川鼓勵各類返鄉人才從事鄉村建設
- 9-12· 寧夏銀川出臺專項政策護航奶業發展
- 7-18· 寧夏銀川:增值式政務服務打造發展“磁場”
- 6-13· 大同鼓樓東街:“潮”玩老街,品味古韻
- 2-8· 寧夏銀川:線上線下齊發力 特色產業活力足
- 1-3· 銀川至蘭州高鐵全線貫通運營 兩地最快3小時可達
- 12-5· 寧夏銀川:人才“雁陣”牽動產業“矩陣”
- 3-3· 寧夏銀川亟待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
- 5-23· 銀川20日開行至山海關、孫家、漠河、海拉爾、敦化、沈陽北旅游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