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線上線下齊發力 特色產業活力足
春節臨近,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興涇鎮街面上一家專賣牛羊肉的店鋪生意火爆,盡管店員們切割、稱重的手法十分熟練,依然有顧客因等待時間過長而忍不住催促,店鋪老板禹海者只能親自上陣幫顧客挑選牛羊肉。
年近45歲的禹海者是興涇鎮小有名氣的“新農人”,她搞養殖有一套,售賣的牛羊肉品質好,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她已在鎮上開了4家門店,還帶動周邊100多戶農民通過發展養殖業實現增收。
這兩年,禹海者又開始嘗試發展新業態,在線下銷售牛羊肉的同時搞起了網絡直播帶貨。上午10時左右,禹海者抽身來到她的另一間店鋪,麻利地架起手機,為來到直播間的人介紹當天的牛肉。店員默契地走到鏡頭前,根據禹海者的指示分割牛肉,幾分鐘就賣出了幾十斤。
“我已經招了8名帶貨主播。2023年我的店總共賣出去大約1300萬元的牛羊肉,其中通過直播賣出去的就有300多萬元。”禹海者說,在她“觸網”過程中,當地政府部門給予了很大幫助,不僅有專項資金扶持,還專門面向商戶開展直播帶貨技能培訓,讓她的網絡銷售業務順利發展。
近年來,銀川市幫助很多像禹海者一樣的商戶發展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推動電商直播產業迅速崛起。據統計,2023年銀川電商零售額達214.89億元,同比增長12.32%,其中農村電商零售額達51億元,同比增長12.5%。
與此同時,銀川市通過品牌建設推動農業轉型發展,相繼孵化培育了一批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企業品牌,構建起以銀川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的優質農產品品牌體系,讓更多“老字號”“銀字號”農產品出村進城,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走進位于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的寧夏閩寧故事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股由玫瑰花、大棗和果干等混合而成的香氣撲鼻而來,工人們正忙著將這些原料和茶葉搭配在一起,分裝進一個個小袋子中。
“最近東北地區文旅餐飲市場火爆,來自哈爾濱等地的八寶茶訂單量大增。這些天我們正在趕工,爭取盡快交貨。”公司總經理湯冬冬說。
湯冬冬告訴記者,近幾年公司重點打造品牌,部分產品在江蘇等地迅速打開市場。“我們‘品質+品牌’的戰略實施得比較成功,2022年公司營業額為700多萬元,2023年增長到1400萬元左右。”湯冬冬說。
據銀川市農業農村局介紹,培育電商直播新業態、大力發展品牌農業等措施有力促進了銀川市肉牛灘羊、枸杞等特色產業發展。2023年銀川市第一產業增加值達99.47億元,同比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859元,同比增長7.8%。
- 4-7· 寧夏實現工會經費收入票據全程電子化管理
- 3-31· 寧夏首座數智化110千伏變電站投運
- 3-17· 寧夏中寧:塞上江南“杞”新篇
- 1-13· 寧夏: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塞上江南”煥新顏
- 1-2· 寧夏銀川盤活四閑資源 變沉睡存量為新興增量
- 11-11· 寧夏明確構建“一河三山”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格局
- 11-7· 寧夏推動農業科技成果“進園入縣”
- 11-7· 寧夏推動農業科技成果“進園入縣”
- 10-14· 寧夏:對接創新需求 開通成果“直通車”
- 10-14· 《寧夏回族自治區科研誠信管理辦法》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