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悠駝鈴”聲中架起互聯互通“金色”橋梁
今年一季度,中歐班列累計開行4541列,發送貨物49.3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9%、10%。截至2024年3月底,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8.7萬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2個城市。
駝鈴聲聲,絲路綿延。在古絲綢之路上,一列列跑出“加速度”的中歐班列,猶如一條條隱形的橋梁,穿荒漠、越天山,連接起中國與共建國家的貿易通道,勾勒出了一條文明交流之路。作為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和標志性品牌,中歐班列經過多年探索發展,成為便利快捷、安全穩定、綠色經濟的新型國際運輸組織方式,在互聯互通的全球化貿易往來中架起“金色”橋梁。
中歐班列,一趟助力內陸城市觸摸世界的繁華列車。向內看,為內陸城市搭建了一條開放、有效、快捷的“生命線”,無數“中國智造”通過中歐班列,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吉林省開行中歐班列達42列,同比增長68%。數據的增長,其背后蘊含了包括內陸城市對外溝通與貿易往來的強烈需求,在中歐班列的帶動下,沿線新的物流、工業和國際港站拔地而起,一個個內陸城市擁有了連接海外的便利大通道和口岸。中歐班列跨越塞北風區,蜿蜒嶺南山川,馳騁東北雪海,穿梭江南水鄉,將內陸城市緊密聯通在一起,極大地提高了對外貿易的運行效率。
中歐班列,一趟促進文化交流互鑒的友誼列車。正如英國歷史學家彼得·弗蘭科潘所說:“絲綢之路曾經塑造了過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當今的世界,也將塑造未來的世界。”這條跨越山海的“新絲路”,不僅連接了東西方的市場,更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在一張張貨單中,中歐班列不僅為中國商品走出去提供了便利條件,也為世界文化交流提供了機會,憑借著安全快捷、綠色環保、價格低廉、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等獨特優勢,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
日夜不息,馳騁萬里。隨著中歐班列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相信它將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跑出發展繁榮的“加速度”,為全球經濟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楊軒宇)
- 4-16· “數動萬物·智啟新程”夢駝鈴2024全年降本增效系列行動即將開啟!
- 2-1· 悠悠火車興鄉村 南北互助幸福長
- 6-13· 駝鈴變汽笛,古站煥新機
- 1-20· 悠悠“慢火車”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