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虞:多措并舉助力監管“減負增效”
去年以來,浙江省紹興市公安局上虞區分局針對行政監管難題,探索實施“進一次門、查多項事”舉措,實現企業迎檢頻次減半,促進公安機關和管理服務對象“雙減負”、企業群眾滿意度“雙提升”。
“基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我們探索實施一套適用公安內部警種間的監管模式。”上虞區分局治安大隊大隊長陸華忠介紹,上虞公安“潤澤萬物”層級監督智慧管理平臺2023年12月展開應用。
“潤澤萬物”平臺將重點行業、重點物、重點單位全量納入監管,建立檢查人員名錄庫和檢查對象名錄庫,將357名執法民警、6460個被監管對象信息全量入庫,檢查前通過系統隨機抽取檢查人員和監管事項,確保“雙隨機”要求落實落地。
“我們企業危化物品種類多,管理要求也不相同,現在民警‘一次進門’就能實現‘全科檢查’,讓企業省心也更放心。”一家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上虞區分局將行政監管檢查事項和檢查計劃統一歸口至防控治理中心,明晰8個警種25類452項檢查事項及具體要求,并形成標準清單。按照防控治理中心年度檢查計劃,由“潤澤萬物”平臺根據檢查規則隨機抽取檢查警種和事項,實現多警種協同“一次進門”的清單式檢查。
提升監管效能,上虞還注重發揮“樣板企業”標桿示范與專業引導作用。
“恭喜你們成為首批‘樣板企業’。”近日,上虞區一家水泥公司被評為全區危化品標桿“樣板企業”。據了解,經過公安機關實地檢查,此次上虞區危化品行業共推選出3家“樣板企業”并進行授牌。
記者了解到,上虞區分局設立“樣板企業”的初衷是將好的做法輻射到各行各業,進而引導全行業健康發展。同時,該局對“樣板企業”的檢查頻次也會進行調整,從一月一次降低至一年一次不定期檢查,做到“優秀企業少打擾”。
根據不同行業領域重要等級和隱患風險程度,該局對監管企業實行分類分級管理,利用平臺匯總走訪檢查情況及落實整改情況,每季度對各企業單位開展一次“紅、黃、藍”三色風險單位評選活動。在社區民警日常走訪基礎上,上虞區分局對紅、黃、藍單位分別按照每月、每季度、每半年開展抽查。
依托三色風險評估體系,民警檢查有側重、監督有重點,監管效率顯著提升。自2023年12月以來,上虞區“紅色”風險等級企業單位數量下降36%。
此外記者了解到,為提高行業管理效率,上虞區分局積極探索行業自治新模式,牽頭指導建立危化品技術協會、旅館協會等行業自治監管協會,強化社會面監管,為相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規范指導。
(本報記者方問禹)
- 3-10· 浙江加速交通設施數字化轉型
- 2-17· 長江上的網紅“背簍渡船”
- 2-3· 浙江財政今年科技投入將超千億元
- 1-2· 浙江譜寫鄉村人才振興“協奏曲”
- 11-21· 浙江紹興:22項攻堅改革賦能政府增值服務
- 10-24· 浙江實現在檔規上電化學儲能站100%實時監測
- 10-17· 浙江南潯:“數字伙伴”助老年人與“數”俱進
- 10-14· 浙江鄉村振興先行密碼背后的啟示
- 9-23· 浙江:緊盯“小飯碗”,為民辦實事
- 9-12· 浙江布局推進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