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3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首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就“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 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有關情況進行介紹并答記者問。
加強科技創新 布局未來產業
黨中央對北京高質量發展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視察北京,親自為關系首都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重要規劃、關鍵事項把關定向。數據顯示,2023年北京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水耗保持全國省級地區最優水平。
“北京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表示,接下來,北京市將深化“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奮力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
近期,“五子”聯動中的“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頗受關注。對此,殷勇表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央賦予北京的使命,北京教育科技人才優勢突出,有基礎、有條件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作出貢獻。
據統計,北京有92所高校、1000多所科研院所,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數量都位居全國首位。此外,北京還擁有55萬余名科研人員、全國近一半的兩院院士、超過四分之一的“萬人計劃”專家,人工智能頂尖人才占全國總量的43%左右。
“從科研成果看,我們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262件,高被引論文1292篇,這些都居全國首位。同時,我們連續8年蟬聯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首位,進入全球創新型城市前列。”殷勇指出,“可以說,近年來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北京市還將繼續搶抓機遇,在三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在提升科技攻關能力方面,聚焦‘突破’‘占先’和‘升級’,圍繞未來健康、未來制造、未來能源等20多個方向,積極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提升核心競爭力;二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突出解決產學研脫節、科技成果轉化難、科技園區‘小散弱’和科研主體活力不足四類問題;三是要加強人才培養引進,讓各類人才在北京能各得其所、各展所長。”殷勇說。
著力保障民生 塑造“北京品質”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如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一座城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
“今年,我們要在提升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上塑造‘北京品質’,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持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殷勇表示,具體來看,北京市將深化接訴即辦改革,加強交通綜合治理,更加關注解決“老老人”“小小孩”問題,并不斷深化“三醫聯動”改革。
對于百姓十分關注的保障房建設和房地產政策問題,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夏林茂表示,北京市正在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加快構建房地產新模式。今年北京市將籌集建設7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完工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8萬套,著重解決好新市民、年輕人和一線務工人員的住房問題。同時,北京還將強化因區施策、一區一策、精準施策,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此外,教育也是首都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全國出生人口總體下降,北京很多幼兒園出現學位冗余,一些民辦幼兒園出現經營困難。對此,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政府黨組成員于英杰表示,多年來,北京市一直堅持對出生人口的變化情況和學齡人口的變化情況進行監測和分析,在此基礎上同步推動學前教育質量提升和結構優化。
“具體而言,就是在全面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的同時,積極推動托育工作,支持有意愿且符合條件的幼兒園參加托育試點,在充分滿足3~6歲幼兒入園需求的基礎上,向下延伸開辦2~3歲托班,利用學前學位的轉化來提供豐富的托位供給。”于英杰表示,北京市在去年新增6000個托位的基礎上,今年將繼續新增1萬個托位,推動解決好“小小孩”的問題。
優化營商環境 打造“北京服務”
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北京經濟發展動力,是近期社會關注的重點話題。對此,殷勇指出:“我們深知,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直以來,我們堅持采取各種措施,聽取企業對北京營商環境的意見和建議。”
數據顯示,近年來,北京累計推出1200多項營商環境的改革措施,減事項超過60%、減時限71%、減材料74%、減證明超過320項,還在40多個行業推廣“一業一證”,推出了62個“一件事”集成辦理服務,在50個場景實現了一體化綜合監管。
“接下來,北京市還將在工作中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既注重普惠性又注重針對性,既注重發展又注重安全。”殷勇表示,“自上而下”就是學習借鑒包括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的框架在內,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先進做法和有益經驗,系統性推進全流程、各環節的營商環境改革,“自下而上”則是從企業訴求出發,問計于企、問需于企,通過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不斷提煉固化,形成完善機制。
此外,北京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眾多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都匯聚在此。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靳偉表示,北京市積極支持國家金融科技風險監控中心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為金融政策的實施營造良好環境,同時堅持為民本源,讓更多小微企業得到更低成本、更加便捷的服務。
“未來,北京將加速落實新一輪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方案,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提升行動,再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著力打造營商環境‘北京服務’品牌,推出更多直達快享、免申即享的惠企措施,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一流營商環境。”殷勇說。
(本報記者 訾謙 董城)
(責編:薄晨棣、溫璐)
- 4-28· 北京至廣州快速多式聯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一周年
- 4-21· 北京首發“濰坊風箏號”旅游專線列車
- 3-17· 北京大興:小番茄背后的“大科技”
- 3-10· 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動能澎湃
- 1-13· 北京綜合保稅區優化產業配置顯成效
- 1-13· 北京推出一攬子穩增長專項行動力促“開門紅”
- 1-13· 北京商圈品質提升收獲亮眼成績單
- 1-2· 北京統一部分執法檢查標準
- 11-21· 北京加快存量數據中心提質升級
- 11-21· 北京、天津、河北等8地推出旅居養老機構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