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優化住房限購政策 降低居民購房門檻
本報記者 李昱丞
繼廣州、上海、北京之后,深圳也加入到調整住房限購政策的城市隊列中。
2月7日晚間,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布《關于優化住房限購政策的通知》明確,深圳市戶籍居民家庭(含部分家庭成員為深圳市戶籍居民的家庭)限購2套住房,深圳市戶籍成年單身人士(含離異)限購1套住房,對戶籍居民不再限定落戶年限以及繳納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年限。非深圳市戶籍居民家庭及成年單身人士(含離異)購買住房,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年限要求由5年調整為3年。
這是自2020年7月15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布樓市調控“新八條”政策以來,深圳住房限購政策首次出現松動。
這一政策調整背后,深圳樓市正處于緩慢筑底的過程中。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深圳新房住宅共成交31621套,總面積321.4萬平方米,均處于近5年來的低谷;深圳二手住宅成交32768套,同比增長51.0%,成交面積為313.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1.5%。而增幅較大主要系2022年基數低,實際上2023年二手住宅成交量為近20年來的第二低點,市場依然低位運行。
2024年1月份,深圳新房成交2568套,環比下降31.5%,成交面積為27.12萬平方米,環比下降40.1%;深圳全市二手住宅過戶套數為3463套,環比下滑2.3%,二手住宅成交33.6萬平方米,環比上升0.6%。
隨著深圳宣布優化住房限購政策,“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均已在住宅限購端有所放松。
往前回溯,2023年9月20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優化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的通知》,廣州成為全國一線城市中首個部分放開限購的城市。今年1月27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在廣州市限購區域范圍內,購買建筑面積120平方米以上(不含120平方米)住房,不納入限購范圍。
北京和上海也均已放開部分外圍區域的限購。1月30日,上海優化住房限購政策,明確在上海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已滿5年及以上的非上海市戶籍居民,可在上海外環以外區域(崇明區除外)限購1套住房,支持非上海市戶籍單身人士購房。2月6日,北京市住建委和通州區政府發布通知,在京具備購房資格的四類家庭,可以在通州區購買一套商品住房。
“2023年,一線城市商品房市場表現普遍較弱,其中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房價領跌全國,新房交易量普遍表現比較弱。”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一線城市樓市的可持續性還要取決于后續的政策跟進,包括融資對接機制的落地、需求端居民購買力和預期的改善等,預計開發商會抓住相關政策機會,加快營銷宣傳、推盤和去化。
- 3-17· 深圳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提升至231萬元
- 3-17· 深圳出臺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 1-20· 優化春運購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 11-14· 深圳:無人機快遞艙“飛”入社區
- 11-11· 深圳實數經濟融合成效顯著
- 11-11· 海南優化新生兒出生“一件事”服務
- 11-7· 深圳今年出入境人員突破2億人次
- 10-21· 西安優化房地產政策 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即可上市交易
- 10-17· 深圳機器人產業向實向未來
- 10-14· 深圳出臺地方標準規范個人破產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