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年貨大集 點燃“冬天里的一把火”
春節如期而至,車站、高速、機場都人頭涌動、車流不息,為了讓人們能夠順利回家過年,交通運輸部門全力以赴,迎接春運這次“大考”。春運“主力大軍”鐵路工作人員的堅守和付出也同樣在繼續,除了運送旅客回家團圓外,鐵路用“流動的年貨大集”,為千家萬戶送上了濃濃的“年味兒”。
托運貨物種類和品質的變化對鐵路貨運提出了更高要求。曾幾何時,綠皮車的貨運時代,托運最多的就是農民外出打工攜帶的鋪蓋卷,干活兒用的工具等一些生活物品。那時候,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蛇皮袋、軍大衣,花花綠綠的包裹,為了區分,每個包裹上還歪歪扭扭的寫上各自的名字。如果能夠過年回家時帶一個“電飯鍋”或“高壓鍋”之類的“洋玩意”,那是相當“有面子”的事兒,里里外外包裹上十幾層,才能放心托運。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百姓生活越過越好,電子產品、數碼電器、高檔酒水及地方土特產,逐漸成為鐵路運輸的“主力軍”。特別是節日期間,水產貨物、新鮮果蔬更多,對時效性、可靠性、運輸條件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于春運貨物的運輸來說,鐵路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鐵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再加上近幾年不斷開通的新線路,新調圖路線,讓托運貨物四海之內皆可準時抵達。為了提高運輸效率,鐵路部門的行李車廂采用“雙開門”的設置,讓貨物能夠更方便地出入。貨物會按照到站的先后次序被碼放整齊,方便在有限的時間里將列車上的貨物卸下,再把行李車上的貨物搬進車廂,達到快速、穩定的高效率裝卸。而且鐵路部門開通的“朝發夕至”或者是“次日達”列車,充分滿足了顧客對于時效的需求。另一方面,鐵路安全正點率高,受氣候條件影響小,遇到雨雪等惡劣天氣時,鐵路配載可以正常穩定進行,而公路或航空運輸可能會受影響。
應百姓所需,踐擔當之諾。琳瑯滿目的年貨,通過“流動的大集市”源源不斷流向千家萬戶,系著鐵路對民生的情懷,又連著萬家燈火的“年味兒”。內蒙古的牛羊肉、東北的大米、山東的蘋果、江西的臍橙等各類農副產品、冷鮮食品跨越千山萬水,出現在百姓家的餐桌之上,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點燃“年”的熱情,讓家家戶戶紅紅火火。 (趙志虎)
- 4-14· 流動的文旅生態圈:解碼“熊貓專列”春日經濟密碼
- 1-6· 讓“流動的中國”煥發更多生機活力
- 1-6· 讓“流動的中國”更加充滿溫情與活力
- 10-7· 流動中國丨奔騰向前,再續輝煌
- 2-8· 福建:年貨經濟正火熱 稅惠舉措添動能
- 2-5· 流動的中國大地,讓回家變得如此溫馨
- 2-1· 流動博物館讓“流動的中國”更有人文氣息
- 1-4· 涌動的“藍色新動能”——山東推進海洋經濟一線觀察
- 7-31· “流動的中國”,跑出草原文旅 “加速度”
- 1-12· 年貨經濟孕育消費新動能 電商平臺“創新”年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