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博物館讓“流動的中國”更有人文氣息
春運期間,廣州鐵路博物館的“流動博物館”成為了車站里的一道獨特風景。1月27日,廣州白云站候車廳內,旅客們帶著期待和歸鄉的喜悅,有序地走進車站,而迎接他們的,不僅有火紅的燈籠和多彩的景觀造型,還有車站首次迎來的“流動的博物館”。
這個“流動的博物館”展出了57件鐵路珍貴藏品,包括新中國鐵路建設成就紀念章、鐵路通車紀念票、“新世紀金龍號”機車紀念章等。這些鐵路歷史的見證,被整齊地擺放在嶄新的玻璃展柜里,吸引了旅客們的目光。他們紛紛駐足觀看,好奇地詢問,而博物館專職講解員陳思佳則用耐心和熱情,為旅客們詳細講解。
文化興國,意識強民。這個“流動的博物館”不僅僅是展覽,更是一次文化的傳播。它將博物館的文化資源和文化活動帶到了人們的生活中,讓文化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場所,而是以更加親近、更加便捷的方式呈現給公眾。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文化的傳播,也有助于提高公眾的文化素養和認知水平。
回家的旅客們在廣州白云站感受到了鐵路的發展成就和文化魅力,他們不僅看到了鐵路的發展,也看到了文化的力量。在廣州鐵路的“流動博物館”里,他們找到了回家的路,也找到了文化的歸屬感。
“流動博物館”是一個文化盛宴,它讓旅客旅途中感受到了鐵路的發展成就和文化魅力。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文化的傳播,也有助于提高公眾的文化素養和認知水平。希望廣州鐵路博物館的“流動博物館”能夠在更多的車站展出,讓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鐵路的發展和文化魅力。
春運路上的流動博物館,讓“流動的中國”更有人文氣息。它不僅為歸鄉的旅客們提供了欣賞和學習的機會,也讓鐵路的發展成就和文化魅力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這樣的文化活動,不僅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也能夠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
讓我們期待更多的“流動博物館”出現在春運的路上,讓更多的旅客能夠在旅途中感受到文化的溫暖和力量。讓“流動的中國”不僅速度更快,更有人文氣息,更加美好。(張曉潔)
- 4-14· 流動的文旅生態圈:解碼“熊貓專列”春日經濟密碼
- 1-6· 讓“流動的中國”煥發更多生機活力
- 1-6· 讓“流動的中國”更加充滿溫情與活力
- 10-7· 流動中國丨奔騰向前,再續輝煌
- 2-8· 流動的年貨大集 點燃“冬天里的一把火”
- 2-5· 流動的中國大地,讓回家變得如此溫馨
- 1-18· 遼寧:博物館文創“圈粉”年輕人
- 12-25· 上海博物館推出“一個館一座城”項目
- 9-14· 大灣區博物館大會探討何以“面向未來”
- 7-31· “流動的中國”,跑出草原文旅 “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