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沿江城市有哪些新作為?
長江經濟帶事關全國發展大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新的一年,長江經濟帶沿線11個省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新年伊始,長江經濟帶生機勃發、活力涌動。
看上游,云南金沙江畔的臍橙、甘蔗迎來豐收,昔日江邊的座座荒山,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了收獲。
看中游,江西九江的長江岸線上,礦區綠化覆蓋和邊坡治理持續推進,150多公里的岸線正被打造為精品風光帶。
看下游,長三角地區,一個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正加速崛起,平均不到10秒就能下線一輛新能源汽車。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長江沿線考察調研,足跡遍及長江上中下游。并在重慶、武漢、南京、南昌先后四次主持召開座談會,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上海財經大學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張學良:長江經濟帶戰略實施八年以來,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沿江11個省市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的高質量發展有力地支撐和服務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
目前,長江經濟帶沿線11個省市已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劃定面積約52萬平方千米,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筑牢;連續多年干流水質保持Ⅱ類;“十年禁漁”成效顯著,長江江豚數量實現歷史性回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沿江各地聚焦新能源汽車、能源裝備、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加快培育28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新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86家,占全國57%。加快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新創建了666家綠色工廠、59個綠色工業園區。
如今,長江沿線優美的自然風光、良好的生態環境,惠及兩岸百姓,也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生動實踐。
江西九江市民 錢繼紅:現在這里多漂亮,每天我要帶著小孩來這邊散步,欣賞美麗的江景。
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新的一年,長江沿線各地積極行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在貴州,生態環境執法部門正與云南、四川開展聯動執法,今年,三地將持續推動落實第二輪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
在安徽,長江生態保護正從岸線治理向全流域治理推進。這兩天,馬鞍山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對已完成生態修復的地區抓緊栽種喬木,36家碼頭也建成了船舶垃圾固定接收站,并全部完成岸電改造。
在湖北,今年,工作人員利用新技術,構建了涵蓋防洪、水質、大壩、庫區等方面的數字應用系統,對長江沿線全天候、全方位監測更加科學。
湖北省發展改革委高技術處副處長 郭洋:可以對長江流域的水文、水質、雨量、流量、排污等生態環境的數據進行全面監測和數據分析,為我們的生態環保建設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高水平保護成效顯著,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江蘇鎮江港口高質量發展方案今年正式實施,進一步推進綠色港口提檔升級。
浙江今年將建成10多個省級以上綠色低碳工業園區,上百個綠色低碳工廠,涵蓋了新能源、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
新的一年,湖南多個超百億元的現代綠色化工項目開工建設,未來將帶動生物醫藥、高分子材料等一大批高端項目在長江沿線落地。
湖南岳陽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張健:推動優勢產業延鏈、新興產業建鏈,實現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增強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動能。
今年,長江經濟帶將進一步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共抓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加快推進長江干線主要港口鐵路進港全覆蓋。在更高起點推進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 4-7· 安徽省推動國有資產管理提質增效
- 4-7· 上海推動主題公園矩陣提質升級 快樂經濟投資加碼
- 3-31· 長江邊,一個工業縣的綠色發展“舍得賬”
- 2-17· 長江上的網紅“背簍渡船”
- 1-16· 兩部門:推動在國家服務業試點示范省市開展標準化建設先行先試
- 1-13· 內蒙古推動“兩代表一委員”常態化履職
- 12-30· 今年長江干線港口貨物吞吐量預計首超40億噸
- 12-30· 推動解決政府采購異常低價問題 財政部決定在這些相關地區開展試點
- 12-2· 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 11-7· 寧夏推動農業科技成果“進園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