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電力為百姓提供穩定電力保障
“有了穩定的電力保障,龍邦口岸冷凍食品產業得以迅速發展。”廣西靖西市商務局副局長黃寶疆介紹,“2023年1至10月份,靖西市龍邦口岸互市貿易落地加工冷鏈運輸12304.92噸,產值達7.4億元,預計全年將達9億元,復蘇后勁十足。”
四年來,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集團(下稱“新電力集團”),靖西供電公司先后改造升級一大批電力基礎設施,累計投入農網建設資金10.7億元,僅在龍邦口岸落地加工產業園區,就累計改造建設了16臺變壓器,總容量達到10505千伏安,電力可靠性大幅提升。
靖西縣的故事只是廣西壯族自治區40個縣(市、區)供電水平提升的一大縮影。自2019年,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南方電網公司黨組組建的新電力集團,四年多時間投入超300億元對轄區40個縣(市、區)進行了“換血式”改造,持續提升新電力區域電網供電質量及普遍服務水平。面向構建農村新型能源體系的目標,新電力集團牢牢把握時代脈搏,以數字化、綠色化為抓手助力鄉村振興。
“以前,廣西曾是全國極少數‘一省多網’的省區,主電網和地方電網各占‘半壁江山’。”新電力集團規劃部經理黃小強稱,“‘主電網’由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下稱‘廣西電網公司’)負責建設運營,并負責全區14個地級市及44個縣的供電任務,而‘地方電網’主要是由原廣西水利電業集團建設運營,并負責全區其他40個縣(市、區)的供電任務。”
但過去20年,由于電網投入不足,多個邊境縣市遭遇了供電不足的發展瓶頸。在崇左市大新縣碩龍鎮,用電就曾是一大難題。崇左市大新縣碩龍鎮隘江村坐落在廣西中越邊境線上,毗鄰亞洲最大的跨國瀑布——德天瀑布。在旅游旺季時,用電高峰期因變壓器容小、電壓不足,電壓不穩、故障停電的情況時有發生,游客用電體驗度不高。
為解決這一棘手難題,新電力集團快速做出反應。2021年以來,在大新縣,新電力集團累計完成了39個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工程。農網改造升級后的碩龍鎮隘江村晚隆屯、隴鑒屯由原來共用一臺400千伏安變壓器,增加了一臺400千伏安的變壓器,用電網架結構得到提升,過去網架薄弱和電力供應不足的局面得到了改善,實現了人民群眾從“用電難”到“用好電”的歷史性飛躍。
不止大新縣,新電力集團所轄的其他四個邊境縣電網同樣煥然一新。據了解,新電力集團在那坡、靖西、大新、寧明、龍州等邊境地區累計投資41億元,改造升級了一大批農電設施,整體來看,農村電網已舊貌換新顏。
在“用好電”的基礎上,用上綠色、低碳的高質量電力更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多年以來,新電力集團聚焦能源綠色轉型,源源不斷的綠電正走進廣西家家戶戶。
地處廣西梧州市的藤縣正是現代化農村電網的一大樣板。利用當地優厚的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藤縣已被打造成為屋頂光伏示范縣。在廣西電網公司的領導下,新電力集團對當地電網系統進行了全方位的優化,建成了電碳分析平臺,實現了電量概況、度電產值的分析、能效分析、電碳排放統計、電碳熱力圖等功能,對深化電力價值創造和助力“雙碳”目標發揮了積極作用。
此外,新電力集團也在積極打造水電站生產運營智慧體系。新電力集團管轄的52座小水電站普遍建成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因歷史遺留問題,這些小型水電站設備老舊、自動化程度較低、安全管理粗放,特別是沒有形成統一的集中監控管理,綜合運營管理效能低下。為解決這一難題,新電力集團全方位運用數字化技術,讓水電站變得更加綠色低碳、安全智能。
新電力集團副總工程師、發電部經理莫建寧表示,按照廣西電網公司的統一部署,新電力集團以問題為導向,正全面推進高效協同的智慧水電站建設,實現實時在線監測、數據分析與診斷、機組試驗、故障的診斷和預警等功能,打造南方電網“小散遠”水電站治理范本。“在容縣供電公司開展智慧水電站試點建設取得成功的基礎上,計劃今年年底完成小水電綜合管理系統的開發建設,通過水電站綜合數字化改造,實現水電站運行管理的‘簡單、經濟、安全、高效’的目標”。
- 1-13· 廣西小米粉工業化發展十年:“嗦”出百億元產業
- 1-2· 廣西最長跨海大橋龍門大橋建成通車
- 12-23· 廣西:讓科技成果轉化走好“最先一公里”
- 12-12· 云南:電力現買現賣 價格能漲能降
- 12-2· 廣西一地收購千余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 11-18· 廣西:鉚足干勁“拼經濟”
- 11-7· 廣西玉林探索發展飛地經濟
- 10-24· 廣西首次實現“綠車充綠電”
- 10-17· 廣西桂林:亮出場景需求 精準招商引資
- 9-23· 廣西賀州:擦亮“平桂蓮藕”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