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賀州:擦亮“平桂蓮藕”名片
陶勝平 本報記者 劉 昊
金秋時節,荷葉開始褪去翠綠,但荷塘中的蓮藕到了最肥碩、脆甜的時候。眼下,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平桂區藕蓮天下水生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的藕田里,隨處可見采藕的忙碌景象——采藕工們順著蓮梗,抓住泥下的蓮藕,用高壓水槍沖刷根部淤泥,再拉著蓮藕莖稈往上一提,一根根蓮藕便從泥中躍出水面。
“每天挖藕有300元收入。”采藕工楊成說,他連續多年到藕田采藕,在蓮藕采收季能掙到2萬元。同時他還將自家的5畝地流轉出去種植蓮藕,每年僅從采藕、地租兩項就能收入2.5萬元左右。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養人。示范區內種植的蓮藕生長快、產量高,肉質細嫩、口感鮮美,蓮花可觀賞,荷葉、蓮子也能入藥。由于色澤亮麗、甜脆鮮嫩,“平桂蓮藕”入選農業農村部2023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示范區引進了廣西麗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公司負責人丘啟送說,目前正在采收的是雙季蓮藕的首季藕,頗受粵港澳大灣區消費者青睞,每天訂單量在7500公斤左右。
蓮藕種出好效益,背后離不開良制護航。賀州是“百年菜鄉”,也是粵港澳“菜籃子”。近年來,廣西實施現代化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增點擴面提質升級行動,2017年全面啟動創建藕蓮天下水生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鼓勵農戶種植馬蹄、蓮藕、香芋等特色農產品。
平桂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祖彪說,平桂區實施蓮藕品種結構創新、種植模式創新、裝備設施創新、經營模式創新、組織管理創新“五項創新”制度,推動經營組織化、生產標準化、裝備設施化、要素集成化、特色產業化“五化”建設,種植雙季蓮藕1.59萬畝,其中示范區的核心區種植雙季蓮藕3900畝。平桂區年產蓮藕5.8萬噸,年產值3.4億余元。
李祖彪介紹,在品種結構方面,示范區與武漢市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廣西農業科學院開展合作,引進“鄂蓮5號”“鄂蓮6號”等品種,輻射帶動羊頭、沙田和鵝塘等5個鄉鎮種植優質品種蓮藕1.2萬畝。在種植模式方面,示范區的核心區加快土工膜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改造,創新推廣雙季蓮藕栽培等技術。
在裝備設施方面,示范區全面實現病蟲害統防統治和蓮藕機械化采收,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100%,機械化采收率超90%,農產品初加工率在90%以上。在經營模式方面,示范區引進賀州市瑞羊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種植戶”經營模式,通過企業推動土地連片流轉5000多畝,帶動1270余戶村民就業。在組織管理方面,示范區與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廣西嘉寶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等合作,打造農產品出口備案基地。
平桂區不僅大力發展食用藕產業,還更換觀賞藕的品種,增加游玩和體驗項目,每年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 1-13· 廣西小米粉工業化發展十年:“嗦”出百億元產業
- 1-2· 廣西最長跨海大橋龍門大橋建成通車
- 12-23· 廣西:讓科技成果轉化走好“最先一公里”
- 12-2· 廣西一地收購千余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 11-18· 廣西:鉚足干勁“拼經濟”
- 11-7· 廣西玉林探索發展飛地經濟
- 10-24· 廣西首次實現“綠車充綠電”
- 10-17· 廣西桂林:亮出場景需求 精準招商引資
- 9-19· 廣西:多彩非遺煥發時代活力
- 9-19· 廣西隆安:“那文化”激活了這里的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