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智慧調度在線監測
10月20日上午,吉林省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保利中央公園社區居民趙雪花感覺家里的地暖變熱了,室溫舒適了。“21日會有大幅降溫,屋里暖氣熱了,就不用擔心老人和孩子被凍著了。”趙雪花看了看家里的電子溫度表,上面顯示著“24℃,舒適模式”字樣。
10月20日零時起,吉林省長春市供熱企業正式向用戶供暖。在春城熱力股份有限公司供熱生產調度中心,一塊大屏幕顯示著公司各事業部供熱情況和接線話務情況,幾名工作人員正加強運行調度,通過計算整個區域的熱負荷,依照室外氣溫做適度調整,科學分配熱量,確保用戶家中溫度舒適。
春城熱力生產部部長李業績告訴記者,公司所屬的長春市春城投資發展集團在長春市區負責7000多萬平方米、50多萬戶居民與非居民用戶的供熱工作,主要采用“熱電聯產”模式,將長春市周邊有關熱電廠的余熱作為供暖熱源。9月4日和15日,春城熱力公司分別開始一級管網和二級管網充水工作,并于10月初轉入設備聯動試車與冷態運行,10月20日零時正式供暖。
李業績說,為保證用戶享受到高質量的供熱服務,春城熱力啟用了兩個智能系統。一個是“智慧供熱控制系統”,對從熱源、換熱站到用戶室溫環節有關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及時調整水溫。另一個是“智能客戶服務系統”,通過開設企業服務熱線、市長公開電話等,保障用戶報修、投訴等實現有效辦理。
吉林省住建廳供熱中心主任李瑞千告訴記者,為強化熱源監測、提升供熱滿意度,在吉林省政數局支持下,省財政投入1032萬元,在東北地區率先開展省級供熱平臺建設,對城市熱源(供回水溫度、壓力、流量等)主要運行數據實施在線監測,10月中旬達到試運行狀態。
吉林省各供熱企業還提前謀劃,積極做好熱煤儲備、與電廠合作聯通等工作。長春市供熱集團通過推進有關熱源廠改擴建工程、電廠互聯互通工程,新增供熱能力1300萬平方米,供熱保障能力提升30%。該供熱集團在8月份就完成煤炭采購任務,目前儲備煤炭11萬噸,可滿足今冬供熱需求。
李瑞千介紹,吉林省城市熱力企業用煤量為1104.5萬噸。為強化熱煤儲備,吉林省住建廳與省發展改革委自6月份以來就聯合組織“冬煤夏儲”,督促各地加快儲備。截至10月20日,該省簽訂煤炭合同量857.1萬噸,簽約率為77.6%,高于去年同期7.1個百分點;入庫量643.6萬噸,入庫率為58.3%,高于去年同期6.7個百分點。
據悉,上一采暖季結束后,吉林省立即開展“冬病夏治”和管網改造工作,提高供熱保障能力;本季開栓前,該省供熱企業設備檢修完成率達100%,新建管網203公里,改造老舊管網837公里,提前完成年度任務目標。該省相關部門還采取“干部+專家”模式,組織各地對城鄉供熱企業走訪調研,確保將相關舉措落實到位。 (經濟日報記者 馬洪超)
- 2-3· 智慧港口春節繁忙“不打烊”
- 12-23· 吉林文旅經濟一線觀察:用好用活一冷一涼兩種資源
- 12-3· 大盛智慧供應鏈:一站式進口解決方案,滿足電子元器件行業需求
- 12-3· 大盛智慧供應鏈推出進口報關供應鏈金融服務,驅動企業降本增效
- 11-14· 智慧場站系統賦能增效,商都萬泰奏響廠區精益管理新樂章!
- 11-14· 智慧物流降本增效(經濟新方位·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 10-17· 大連:智慧海關讓跨境貿易更便利
- 9-19· 智慧服務 安全通達 二〇二四年服貿會交通領域新場景新技術亮點紛呈
- 9-9· 老國企吉林油田“乘新而上”的改革密碼
- 9-9· 智慧農機農技助力黑龍江糧食穩產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