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駝隊”動能足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受益于外貿延續穩中向好態勢,中歐班列跨境運輸需求旺盛,開行數量強勁增長。累計開行8641列,發送貨物93.6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6%、30%。其中去程4620列、49.9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6%、29%;回程4021列、43.7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6%、31%。
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介紹,國鐵集團充分發揮中歐班列戰略通道作用,與沿線國家鐵路部門加強合作,提升運輸能力和服務品質,積極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有力保障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了強勁動能。
運輸能力持續增長
“回程中歐班列運輸速度快、通關效率高,在運費方面也有優勢。”內蒙古二連浩特市金古源糧油有限公司負責人侯永軍說。該企業主要從蒙古國、俄羅斯和中亞等國家和地區進口油菜籽、亞麻籽等,在二連浩特壓榨生產菜籽油、亞麻籽油,然后銷售到山西、河南、四川和京津冀等地區。
不過,金古源公司原材料進口運輸還是以普通列車為主,原因是中歐班列太搶手了。多數中歐班列在歐洲就已裝貨,能空排到蒙古國和俄羅斯的并不多。因此,各地鐵路部門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運輸能力持續增長。
今年1月份,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將中歐班列最大編組輛數和重量分別由50輛、2500噸提高到55輛、3000噸,在同等列數的情況下,運輸能力提升10%。
在新疆阿拉山口站集裝箱換裝場改建現場,工程車輛進出有序,大型施工設備工作繁忙。新建集裝箱換裝庫完工后,將大幅提升中歐班列換裝效率。
為持續加強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對西安國際港站持續實施擴能改造,將能夠裝卸貨物的線路增至28條,12條貨物線路貫通具備直接發車功能。
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中歐班列列車滿編率保持在99%以上,極大提升了中歐班列運輸能力。同時,加強中歐班列回程貨源組織,促進雙向均衡運輸,回程班列與去程班列比例穩定在87%以上。與國內口岸監管部門及境外鐵路加強協調協作,提升口岸作業效率和交接車能力,今年1月至6月,西、中、東通道分別開行中歐班列4324列、1563列、2754列,同比分別增長19%、24%、7%,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服務品質得到提升
1月16日,滿載“陜西制造”汽車的中歐班列(西安—莫斯科)汽車出口專列從西安國際港站緩緩駛出,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在哈薩克斯坦阿騰科里站換乘鐵路籠車,最終抵達莫斯科。
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出口214萬輛、同比增長75.7%。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通過中歐班列開展汽車出口貿易。“以七蘇木鐵路國際物流園發運的國產汽車為例,通過中歐班列運至俄羅斯,運輸時限約為15天。較以往通過天津港運輸的35天至40天時限,平均壓縮了60%左右。”內蒙古亞歐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路說。
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持續加強國際聯運管理,密切關注海運價格、貨源需求、地方政府補貼等變化情況制定好應對預案和措施,利用季度調圖契機優化中歐班列開行方案,加強貨源組織和日常管理。上半年,南鐵開行中歐(中亞)班列147列,其中中歐班列113列、中亞班列34列,累計發運商品汽車國際聯運計劃10批次2800余輛。
不僅是汽車,各地鐵路部門積極與發運企業溝通聯系,進一步優化中歐班列裝卸、運輸等關鍵環節,高質量完成發運前準備工作。
5月6日,“廣西防城港—安徽馬鞍山”快捷冷鏈班列正點開出。不久前,廣西沿海鐵路公司得知廣西物產冷鏈物流有限公司有一批價值200萬元的凍魚待發貨,防城港車站營銷科技術員白雪通過多渠道調研運價,同時根據貨物品名和運輸里程為貨主測算運費,申請優價政策,為貨主量身打造裝車和物流運輸方案。
“依托防城港‘貨源+政策+冷鏈’的多重優勢運輸貨物,有效縮短了運輸時間,每箱幫我們節約了一兩千元。下一步,我們將探索開行冷鏈新線路,力爭讓更多人品嘗到來自廣西和東盟新鮮的海鮮和水果。”廣西物產冷鏈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廖東富說。
“鐵路部門還加強鐵路95306系統研發升級,實現中歐班列開行信息自動采集、開行計劃管理、貨車追蹤、安全裝載自動檢測等功能,進一步提升了中歐班列信息化管理水平。”國鐵集團貨運負責人表示。
7月12日,在滿洲里站國際聯運交接所車間營業大廳,滿洲里站國際聯運交接所車間翻譯陳鵬正在通過95306“數字口岸”系統,對返程中歐班列的運單信息進行確認和審核。“以前經常去鐵路、海關等國際聯運部門辦理各項手續,基本辦理一次業務就要去5個窗口,現在通過一臺電腦就能全部完成,節省了很多時間,也增加了企業效益。”滿洲里鐵集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現場經理李志剛說。
運輸網絡實現拓展
5月30日11時30分,一列裝載111輛汽車、貨值約294萬美元的班列從阿拉山口站綜保區鐵路專用線緩緩駛出,開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
“新疆首列綜保區寬軌JSQ汽車班列順利開行,為促進國產汽車產業發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增添了新動力。”阿拉山口站運營管理科工程師馬變軍介紹。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鐵路部門與沿線國家持續深化合作,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中歐班列成為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落地實施的成熟典范,為全球互聯互通、共同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鐵路部門積極推動中歐班列與中老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聯通,探索中歐班列跨越黑海、里海南通道線路開發,推進境外通道多樣性建設,努力打造“多向延伸、海陸互聯”的運輸服務網絡。
7月7日上午,搭載著汽車零配件的“瀾湄蓉歐快線”在成都國際鐵路港首發。該趟班列由泰國羅勇始發,經中老鐵路由老撾萬象至成都國際鐵路港,接續中歐班列發往歐洲,10天后抵達目的地匈牙利布達佩斯,實現了中老鐵路與中歐班列的聯線貫通,構建起一條全新的亞蓉歐大通道。物流運輸時間最短縮短至15天,相較傳統海運可節約一半以上時間。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以此為契機,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引領,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發展、創新開放,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各地中歐班列還將多式聯運作為發展突破口。7月13日9時35分,湖北宜昌首發至浙江寧波的79374次集裝箱鐵海聯運班列從宜昌東站鳴笛啟程開往舟山港。隨后,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管內馬莊、息縣兩地車站始發的兩趟鐵海聯運班列同日啟運開往舟山港。3趟鐵海聯運班列將河南、湖北兩地生產的物資運抵舟山港后,相關物資通過海輪轉運土耳其、摩洛哥、比利時等歐洲、東南亞、非洲國家和地區。
武鐵浙港公司副總經理戴銘表示,相較于傳統的物流模式,鐵海聯運班列只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即可完成全程運輸,與傳統運輸成本相比,降幅約為30%,碳排放等指標僅為公路的十分之一。
- 3-24· “鋼”“鐵”合作交融推動東北全面振興
- 3-24· 鋼鐵動脈躍動神州,擘畫發展新圖景
- 3-24· 鋼鐵長龍連山海,共富路上寫春秋
- 3-24· 鐫刻在鋼鐵動脈上的環島高鐵發展密碼
- 2-3· 鋼鐵“黃桷樹”扮靚西部地區最大高鐵樞紐站
- 10-7· “鋼鐵巨龍”繪就“流動中國”絢麗畫卷
- 8-8· “鋼鐵雄獅”夜戰通霍鐵路 保障煤炭運輸大通道安全暢通
- 6-24· 鋼鐵絲路跑出一條繁榮發展的新道路
- 4-25· 讓鋼鐵“大動脈”釋放“大活力”
- 1-29· “鋼”“鐵” 深度合作 東北首單鋼鐵物流總包合同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