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綜合保稅區獲批復 天津高規格開放平臺再添新引擎
記者從天津海關、市商務局和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獲悉,日前,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我市高規格開放平臺再添新引擎。
據了解,綜合保稅區是我國目前開放層次最高、政策最優、功能最全、運作最為靈活、通關最為便捷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新批復設立的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5.56平方公里,將重點打造海洋經濟、氫能等標志性產業鏈,為我市做大做強海工裝備、糧油加工等優勢產業提供支撐。
隨著臨港綜合保稅區的獲批,我市目前已擁有天津港綜合保稅區、泰達綜合保稅區、東疆綜合保稅區、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臨港綜合保稅區共5個綜合保稅區,聚集了航空制造及檢測維修、油脂加工生產、飛機及海工平臺融資租賃、汽車平行進口、跨境電子商務、大型機械設備制造、大宗商品保稅倉儲等產業集群,同時,天津還大力發展智慧綜保區,服務貿易投資便利化。來自天津海關的數據,2022年,我市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值達2687.1億元,同比增長5.9%,貢獻了全市近三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額,在集聚外向型產業、吸引外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海關總署、自然資源部等國家部委的支持下,市商務局、天津海關、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資源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外匯局等相關部門與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通力配合,不斷優化臨港綜合保稅區規劃方案,加快重點項目引育和區域建設,推動臨港綜合保稅區順利獲批。
作為臨港綜合保稅區的建設與發展主體,長期以來,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圍繞海空兩港、“保稅+”及自貿創新功能,建設全國領先的綜合保稅區,今年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強勁開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3.2%。發揮臨港綜合保稅區的獨特政策和區位優勢,天津港保稅區將繼續加速新舊動能轉換,釋放臨港區域碼頭岸線資源,努力建設全國首個船舶保稅制造與維修基地、全國最大的海上工程裝備保稅制造中心、國家級的海洋工程保稅研發示范區,力爭成為新時代綜合保稅區的樣板和標桿。
- 1-13· 北京綜合保稅區優化產業配置顯成效
- 5-23·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成率約90%
- 5-16· 雄安綜合保稅區有了首家海關高級認證企業
- 3-4· 雄安綜合保稅區首票出口業務通關
- 12-28· 濟南綜合保稅區:十年見證高質量發展蝶變
- 11-16· 新疆綜合施策 讓“鹽堿灘涂”變身“稻米之鄉”
- 8-28· 上海臨港新片區四周年成績單彰顯“三度”
- 7-13· 綜合施策嚴防高溫脹軌
- 6-1· 陜西綜合施策促經濟穩中有進 靶向發力做強高端制造業
- 3-23· 上海臨港與香港數碼港簽約 共建滬港科創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