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汛”而動筑牢防洪“堤壩”
“沈吉線433公里355米處水泡路基,需要立即處理。”5月16日18時40分,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吉林工務段調度指揮中心調度員通過視頻監控發現水情后,立即聯系吉林車務段為該區段辦理慢行,并向吉林線路車間下達搶修命令。正在沈吉線400公里橋冒雨巡檢的吉林線路車間主任藺光耀接到命令后,迅速組織14名職工成立搶險突擊隊趕赴現場。職工們頂著傾盆大雨,立即采取排水溝清淤、裝沙袋鞏固路肩等方式緩解雨水對線路的沖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冒雨搶修,線路恢復常速運行。這是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陽局集團公司)全面開展防洪防汛工作,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暢通的一個縮影。
沈陽局集團公司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科學制訂防洪預案,壓緊壓實防洪責任,確保責任落地、指揮暢通、處置有力。各部門、各單位主要領導作為防洪安全第一責任人,盡心履職組織抓好汛前檢查整治、應急儲備、應急隊伍建設、預防預警、布控防范、應急處置、搶險組織等關鍵環節。他們盯住關鍵點、薄弱點和變化點,抓實隱患排查和分級整治,精準摸排確定防洪重點處所,備足防洪物資,開展應急演練,確保防洪檢查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大連電務段堅持“全員防洪、全年防洪、科學防洪”工作理念,成立防洪隱患排查小組,領導班子成員帶領專業干部到現場跟班檢查指導,組織各車間按照“一處不落、一米不差”的原則巡線路、走區間、看設備,對處于河口、邊坡、橋涵、隧道、低洼處所等易發生水害地段的管內設備進行“拉網式”排查,全面摸清軌旁電務設備、光電纜徑路、通信桿塔,以及低洼處所機械室、機房等設備底數,并研究確定防洪關鍵處所預搶工程方案,建立完善段、車間、工區三級防洪重點處所檔案,牢牢把控關鍵環節、關鍵處所、關鍵設備安全。大連供電段結合近年水害特點和設備變化情況,采取徒步巡視、添乘檢查、2C錄制分析等方式,對接觸網支柱及基礎、變、配電所、電力桿塔等防洪關鍵設備、高低壓防雷設施及防雷設施、接地系統、上跨線路、侵限樹木等外部隱患進行全覆蓋記名式全面排查,對檢查發現的防洪隱患,做好記錄、登記建冊,制定整改措施和推進計劃。本著“邊檢查、邊整治”的原則,對檢查發現的防洪隱患,及時整治銷號,提高基礎設施抗洪能力。
沈陽局集團公司堅持科學防洪、精準防洪的思路,組織各單位充分利用衛星地圖、無人機影像查勘地形地勢、匯水區域和地表徑流,全面摸清設備狀態、排水路徑和周邊環境變化,通過查閱設計文件、檔案資料和行洪橋水文檢算資料,逐處甄別防洪風險項點,對防洪基礎設備設施進行全面細致的風險評估。通化工務段充分發揮科技保安全作用,利用衛星云圖、雷達圖等科技手段“ 觀云追雨”,實時監測降雨情況,分析預判防洪關鍵區段、關鍵點的降雨趨勢,及時對惡劣天氣進行預報預警,確保汛期運輸安全。沈陽高鐵基礎設施段緊盯高鐵防洪抗汛的關鍵和重點,通過現場排查、添乘檢查、2C回放、無人機航拍等手段,動態掌握現場變化情況。丹東工務段積極運用衛星遙感地圖、無人機技術,結合現場勘查等方式,開展“天、空、地”全方位防洪隱患排查,對隧道口、山坡落石、擴大基礎橋梁、長大路塹等防洪風險實施檔案管理。
沈陽局集團公司嚴格執行防洪各項制度、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認真落實汛期各項安全行車措施,提高防洪應急處置能力,堅決實現全年防洪工作目標。沈陽工務段組織力量上山下河,積極開展防洪隱患排查,并重點對沿河路基、隧道口三項基礎、山坡落石、行洪橋梁等薄弱處所進行排查,從源頭分析并制定整治措施。大連工務段借鑒歷年防洪經驗,組織各車間依照往年防洪預案,對排水不暢和水漫線路地段及其周邊環境進行詳細調查,制定可操作性強的防洪預案。同時,他們與大連市氣象局簽訂氣象服務協議,及時了解、掌握中期、短期和短時災害性天氣預報。組織專人排查了沿線40座水庫,并與5座大型水庫建立固定聯系渠道,以便隨時掌握沿線水庫泄洪信息,確保安全度汛。沈陽通信段進一步健全完善防洪應急預案,集中排查整治防洪風險隱患,認真梳理2023年防洪重點處所、低洼機房、鄰近桿塔、應急通信設備、防洪視頻、防洪物資等臺賬,各車間防洪小組按圖索驥,檢查鄰近鐵塔829處、電桿597棵、低洼機房6處。四平工務段組織人員排查管內所有隧道口、高路堤、深路塹及排水設施,累計排查擋墻66處,高路塹80處,高路堤108處,行洪橋164座,排水設施302.424公里。同時按照“先急后緩、分步實施,超前防范,綜合治理”原則,重點整治橋隧附屬設施損壞2處、清理山坡落石3處12立,修建排水設施8處6864米,修建上山檢查通道50余米,清理邊坡雜灌3345平方米,全力筑牢防洪安全“堤壩”。
- 6-5· 聞汛而動 筑牢堤壩
- 8-11· 聞“汛”而動筑牢安全堤壩
- 9-2· 應勢而動,智領藍天,歐馬可智藍以批量大單交付開啟首都綠色貨運電動化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