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紡都”蓄力向新而生、向遠而行
一塊看上去并不起眼的騎行墊,全部由再生材料制成,可用于專業賽事。“這次我們把它帶過來,就是希望把這類國際上的新材料展現給更多的國內客商。”在意大利Lafonte展位現場,東方國際集團相關負責人劉旻娜展示了這塊小小的面料,吸引不少客商駐足。
2023中國紹興柯橋春季紡博會和2023柯橋春季時尚周已于近日落幕。在浙江全面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的背景下,展會釋放出紡織行業諸多積極信號,也反映出眾多柯橋紡織企業正蓄力實現新躍升。
今年以來,跨境人員交往全面恢復。為了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本屆展會著力引進國外紡織企業參加,并首次設立了進口面料展區。新加坡金鷹集團旗下Sateri、意大利Lafonte、日本東洋紡依翡絲等10多家境外企業參展。
盡管紡織品出口存在阻力,但市場主體的信心與熱情不減。也門客商穆德連續多年來展會上采購,“今年很好,好多工廠都來了!”站在蘇州市恒奕進出口有限公司展位,他一邊挑選面料,一邊分享自己的感受。
柯橋中國輕紡城海外市場促進會韓國分會負責人于增范介紹,會展期間,韓國DH TEX展位現場成交了一筆60萬米的訂單,大大提升了展商的信心。
柯橋擁有上千家外商注冊企業、上千家外商辦事處和千人規模的外商群體,是國內少有的單一產業外商聚集地。柯橋順勢而為,本屆展會期間首次推出柯橋外商集市活動,吸引了印度、巴基斯坦、希臘、哥倫比亞、俄羅斯、斯里蘭卡等24個國家的70名外商參加。這一“外商擺攤,企業趕集”的集市模式,為柯橋外貿搭起新的橋梁。
不僅如此,在柯橋錢清貨站,每周都會有一列“柯橋號”滿載著紹興出口貨物,駛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歐班列“柯橋號”去年成功首發,今年一季度,“柯橋號”已經開出了14列,全年力爭達到50列。
外貿承壓,越來越多的柯橋企業將眼光轉向內銷。作為柯橋本土龍頭企業,浙江科旺紡織有限公司正從內外銷齊發力的市場布局,積極轉向內銷為主。
“傳統產品賣不動,利潤太薄,我們走的是差異化道路。”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章麗芬介紹,公司重點在新材料、新工藝、新花形上發力,今年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七月份。
轉市場、轉產品、轉意識。近年來,柯橋大力培育時尚產業,優化提升柯橋時尚生態,并以“柯橋優選”紡織品區域公共品牌培育為抓手,大力推進現代化“國際紡都”建設。
今年年初,首批14家“柯橋優選”品牌試點企業名單出爐,積極引導柯橋企業探索品牌化發展新路徑,力爭通過3至5年的時間,將“柯橋優選”打造成行業公認的優質紡織品的代名詞。
本次柯橋時尚周出現了法國設計師和浙江懿紗、柯橋豐旺、紹興永耀、紹興晶遠等本地企業聯合發布時尚秀的場面。值得一提的是,柯橋本土設計師馬金星摘得了全國十佳紡織面料設計師的榮譽。
“這幾年我們越來越重視面料設計,把從追求量的增長轉變到質的提升上來,期待更多的柯橋面料設計師站在全國性的設計舞臺上。”馬金星說。
對設計人才的重視和時尚生態的培育,有效提升了柯橋面料的時尚引領性。越來越多的柯橋面料,站上了國際流行趨勢的最前沿。
“本屆活動的舉辦展現出柯橋賡續時尚發展新篇章的全新氣象,彰顯出柯橋踔厲奮發新征途的嶄新格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認為。
在浙江全面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的背景下,柯橋以“國際紡都”的堅實基礎和強大韌性,向新而生、向遠而行。今年一季度,中國輕紡城市場群實現成交額683.36億元,同比增長11.99%。其中,面料市場實現成交額556.06億元,同比增長12.38%。
(本報記者黃海波,參與采寫:許益萍)
- 12-16· 國際航協公布10月全球航空貨運市場相關數據
- 12-12· 進軍國際市場 陜西富平冰柿首次出口加拿大
- 10-14· 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介紹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實質性結束相關情況
- 10-10· 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步履不停
- 9-12· 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從建框架向強功能躍升
- 8-26· 國際公路運輸系統集結中心落地新疆
- 6-10· 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成都按下“加速鍵”
- 5-9· 國際航線密集“上新” 成渝開放展現新活力
- 4-18· 香港國際機場再度榮膺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
- 9-21· 國際郵輪運輸全面恢復 夢想號地中海號天津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