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已成為中國閃亮名片
本報北京2月27日訊(記者齊慧)新時代,中國鐵路快速發展,我國建成了世界上最發達的高鐵網和最現代化的鐵路網,高鐵已成為中國一張閃亮的名片。國務院新聞辦27日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5位“最美鐵路人”分享我國鐵路發展的故事。
列控系統是高鐵安全運行的“超級大腦”和“導航系統”。“列控數據關系著高鐵和旅客生命安全,來不得絲毫疏忽,必須確保百分之百正確。”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高鐵基礎設施段電務維修技術中心副主任鄭小燕說,鄭徐聯調聯試前的仿真試驗,要對30多萬個列控數據進行核對,工作量巨大,并且這中間列控數據版本變化了7次,每變化1次意味著要對所有數據重新核對一遍。雖然枯燥繁瑣,但這項工作對于高鐵安全運營起到了關鍵作用。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客運段京張高鐵車隊列車長呂盼10年見證了列車從普速列車升級到和諧號動車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智能動車組。“服務設備越來越人性、智能,列車的環境也更加優美整潔,我們乘務人員的綜合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呂盼認為,交通強國不止要強在鐵路基礎設施更加完備、鐵路路網更加完善、科技創新更有成效,安全運營更有保障等方面,還要強在服務更加優質。去年冬奧會期間,呂盼和同事們成立了“雪之夢”服務品牌,一心優化服務、延伸服務,探索推出了重點旅客呼叫器、盲文服務卡、嬰幼兒安睡床、耳鳴操等十余項特色服務,圓滿完成了2022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服務保障運輸任務。
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包頭供電段響沙灣供電車間副主任杜赫在現場展示了兩把安裝吊弦時用的扳手,從棘輪扳手到力矩扳手,接觸網吊弦安裝作業更加精準。龐大快速的高鐵要求十分細微,接觸網正常吊弦的允許誤差僅為2毫米,杜赫把誤差控制在1.5毫米。杜赫表示,接觸網工是高空、高壓、高危的“三高”職業,每天面臨25千伏的高壓電線,只有提高作業標準才能保護工友們的安全。得益于現在的裝備不斷更新升級,才敢和0.5毫米較真,也正是因為這種較真,設備才一直安全穩定。
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銀川工務段鋼軌探傷車間探傷工黃濤對此也有同感,他主要從事工作鋼軌探傷工作,俗稱“鋼軌醫生”。工作20多年,累計走行了近4萬公里,發現最小缺陷尺寸直徑只有1.5毫米,相當于黃米粒那么大。“以前我們鋼軌探傷主要是靠人力推著探傷儀徒步檢測,現在由于技術的發展、設備的改進和作業模式轉變,我們的勞動強度得到很大改善。”黃濤說,現在普通線路主要采用雙軌探傷儀進行檢測,高速鐵路主要采用大型探傷車進行檢測,像站區一些特殊地段還是以人力徒步檢測為主。工作雖然辛苦,但為了保證列車運行暢通,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中歐班列快速發展對加強中外交流溝通、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等發揮了重要作用。“10年來,我們口岸的運量穩步增長,進出口貿易大幅提升,我親眼見證了中歐班列高速發展。從原來每幾天開行一列,到現在每天開十幾列,中歐班列滿載貨物,品類有上百種。”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滿洲里站運轉車間值班站長馬如鐵表示,作為一名口岸鐵路人,將會帶領班組編好每列車,確保口岸暢通,扛起國門下的“鋼鐵”擔當。
- 5-6· 高鐵線上的“探路先鋒”
- 4-28· 高鐵寵物托運是人性化服務的新跨越
- 4-28· 高鐵托運萌寵 旅途更添溫情
- 4-21· 高鐵與萌寵齊飛,創新與進步同頻
- 4-21· 高鐵票制革新:以“智慧杠桿”撬動民生紅利
- 4-21· 別讓高鐵“萌寵出行”中的溫情漸涼
- 4-21· “寵物坐高鐵”,鐵路部門以創新暖人心
- 4-21· 高鐵載 “萌寵”,溫暖 “雙向奔赴”
- 4-21· 高鐵寵運:溫暖旅程,共筑友好社會
- 4-21· 高鐵上的“毛孩子”:一面照見社會文明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