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發送旅客同比增長71.2% 交通“大動脈”物流“微循環”總體暢通
1月30日,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敬華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截至1月29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計發送旅客8.92億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6.9%,比2022年同期增長56.0%。春節七天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計發送旅客2.26億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6.4%,比2022年同期增長71.2%。
韓敬華說,春節假期期間全國交通“大動脈”和物流“微循環”總體暢通,醫療物資、能源糧食、民生物資等各類重點物資運輸安全順暢有序。
在加強統籌調度,保障重點物資運輸順暢有序方面,韓敬華介紹,交通運輸部堅持重點物資運輸保障日調度制度,對重點省份、重點物流企業加強跟蹤調度,確保各類重點物資及時運達。指導大型骨干物流運輸企業,研究制定春節假期運輸保障方案,通過安排員工輪休等措施,鼓勵一線從業人員在假期期間繼續上崗開展物流運輸服務,確保春節期間醫療防疫、民生保障等重點物資運輸不中斷。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兼物流產業中心主任劉大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2年下半年,交通運輸部出臺一系列措施恢復交通運輸服務,并部署做好2023年春運保障工作,通過高效統籌客貨運輸,優化道路、水路運輸組織,以最大能力確保春運期間人員和重點物資運輸暢通有序,有力促進了交通運輸行業的復蘇。“從近期政策來看,一方面通過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推動加強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為經濟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另一方面積極推進交通運輸網絡化和數字化進程,助力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
1月28日,交通運輸部召開領導干部會議,部署2023年交通運輸各項工作,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會議上提出,要積極擴大交通有效投資、提升交通運輸服務質量和水平、支撐引領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推動交通運輸創新驅動發展和推動交通運輸清潔低碳轉型等,強調高質量推動2023年交通運輸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此次部署2023年交通運輸各項工作內容來看,將會在強化交通物流保通保暢和擴大交通有效投資基礎上,進一步激活交通運輸領域的創新動能。例如推動交通運輸清潔低碳轉型,這有利于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裝備的推廣應用,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促進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
近年來,我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速增長,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1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6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2022年前三季度,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7萬億元,同比增長6.3%,維持高位運行。
中泰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冬偉表示,“今年春節期間交通運輸需求進一步增長,人們出行意愿強烈,交通運輸服務行業快速恢復。從春運數據看,在客運量遠超去年同期的同時,整體運行通暢。交通運輸需求穩定增長將進一步推動相關穩投資、帶就業、保民生的重大交通工程項目建設,穩住經濟大盤。”
- 5-6· 五一假期鐵路運輸即將開啟 中國鐵路北京局預計發送1174萬人次
- 4-14· 清明假期中國鐵路北京局加開96.5對列車
- 4-14· 清明假期火車票已發售超2100萬張
- 4-14· 清明假期火車票已發售超1600萬張
- 4-14· 清明假期火車票已發售1613萬張
- 4-14· 清明假期火車票已發售1613萬張
- 4-7· 清明假期四川換季消費拉動春日經濟
- 4-7· 假期“雙向奔赴”持續升溫 大灣區跨境出行“火熱”
- 2-17· 春節假期 全國高速公路總流量達4.36億輛次
- 2-10· 春節假期第四天全國道路交通平穩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