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基本達到正常生產水平
12月16日,山西電機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火光四濺,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本月初,太原市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管理后,該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實現正常生產,開足馬力向年度目標沖刺,產品正源源不斷地發給用戶。
11月19日以來,太原市疫情防控區域靜態管理半個月的時間里,山西電機負責人和廠內的550多名職工吃住在企業,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手抓、兩不誤,利用庫存物資加班加點有序生產,搶抓了一批外貿合同任務,共向港口發運20個貨柜。
目前,山西電機正在抓緊相關配套材料的快速采購,重點抓好一批鋼鐵及焦化企業高效節能電機和一批風機及水泵企業的訂單完成。與此同時,一批年內外貿合同也正在加速完成中。今年以來,該企業克服了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各項經營指標呈現良好態勢,其中外貿合同有望突破1.5億元,較去年增長20%以上。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進一步加快復工復產,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全力以赴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近期,省工信廳在前期專題調研基礎上,對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了更加深入的全面摸底,印發了《關于做好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和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全力推動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數據顯示,截至12月12日,全省6977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率達93.3%,基本達到正常生產水平。
分行業來看,電力工業復工復產率為99.4%,居各行業首位;煤炭工業復工復產率為95.4%,制造業復工復產率為93.6%,其他工業復工復產率為93.8%。據統計,自11月17日省委第119次疫情防控專題會暨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后,已有1066戶停產企業恢復生產,預計到年底前還將有91戶企業恢復生產,屆時復工復產率將超過94%。
當前,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進程明顯加快,一些因疫情引起的區域封控、員工返崗、交通受阻問題已得到解決,但部分企業因受政策、市場、自身等各種因素仍無法復工復產。為此,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按照《山西省加快復工復產和服務業復蘇若干措施》要求,推動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實現能復盡復、應復盡復。
首先,強化復工復產情況調度。在前期專項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調度,及時了解停產企業停產原因,針對性解決停產企業面臨的困難問題,幫助有復產條件的企業盡快復工復產。
其次,暢通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圍繞全省十大重點產業鏈關鍵企業開展幫扶指導,及時掌握企業生產情況,解決企業生產中遇到的困難,保障產業鏈上下游、產供銷運行暢通,推動產業鏈整體配套協作發展。
第三,加大“白名單”企業政策支持。對列入省工信廳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的224戶企業,在2023年1—3月期間,每月產值均實現正增長,且其中任何一個月當月產值同比增長50%或100%以上的(為避免兩年春節放假時間不同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1—2月合并計算),省級技改資金將分別給予50萬元或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此外,加快下達財政資金。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對企業復工復產的引導支持作用,對列入2023年預算的技術改造、特色專業鎮培育等涉企資金年底前提前下達比例原則上不低于年初預算總額的60%,增強企業資金流動性,緩解企業資金周轉難題。
同時,加強屬地保障服務。推動各市工信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和疫情防控要求,加快推進停產企業復工復產,做好重點企業協調服務,全力保障企業生產經營,助推企業加快恢復產能,促進工業經濟穩定增長。(記者 劉瑞強)
- 2-3· 山西:2024年度省級中小企業園名單出爐
- 12-12· 山西全省域實現!他們的平均工資不低于當地公務員
- 12-2· 山西構建三級職工職業技能競賽體系
- 12-2· 山西前10個月煤層氣產量超過去年全年
- 12-2· 山西:數字賦能醫療衛生服務
- 11-14· 山西省著力完善財政金融聯動機制體系
- 11-14· 山西國資國企改革超65%,年底將達70%
- 11-14· 山西:知識產權專業機構走基層惠企業
- 11-14· 山西加快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 11-11· 山西大同推動產業形態由“瓦特”變“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