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知識產權專業機構走基層惠企業
本報記者 趙向南
宣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策、為創新主體解答困惑、為企業提供專業建議……知識產權專業機構“走基層 惠萬家”活動(以下簡稱“走基層 惠萬家”活動)日前在山西省運城市舉行,該市150余名重點企業代表參加,尋求知識產權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路子。
2023年,由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指導、山西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以下簡稱“保護中心”)牽頭的“走基層 惠萬家”活動啟動。“這項活動從巡回聯動、把脈問診、現場辦理、跟蹤服務等方面入手,打通經營主體在生產經營、創新創造中的知識產權難點、堵點,助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11月12日,該局黨組書記、局長鞠振說。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三批典型案例,“走基層 惠萬家”活動成功入選。
把脈問診開良方
“感謝保護中心給我的幫助,讓我既沒賠錢,還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11月10日,張先生向保護中心工作人員表達謝意。
張先生在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從事瑪鋼生產。之前,他和一名外地客商口頭約定,按其提供的模具生產了一批“剎車鼓”。但其后,該客商取回模具說要微調后,就再也沒露面。因此,張先生只好把“剎車鼓”賣出。隨即,張先生被人舉報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
“今年4月,由我們作為指導單位之一的‘走基層 惠萬家’活動宣講了這方面政策,聽講的張先生通過太谷區市場監管局找到我們,請求維權援助。”保護中心負責人馬浩波說,“我中心等單位專家研判后,認為這批‘剎車鼓’商品并不在舉報人擁有的注冊商標范圍內,因此,不構成假冒注冊商標,并出具了維權意見。公安機關多方求證后采納了此意見,撤銷了案件。”
“在一線,‘走基層 惠萬家’活動切切實實為經營主體解決了知識產權方面的難點痛點。”鞠振介紹,活動中設置“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5個“診臺”,來自山西省各市級知識產權行政主管部門,法院、檢察院、工信、科技等10余家行業部門及知識產權代理、法律、金融等機構的專家“坐診開方”,為企業提出切實可行解決方案,讓企業在家門口享受專業優質服務。
“走基層 惠萬家”活動啟動至今,解決了一批涉及“專利預審備案”“知識產權快速預審”“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利技術轉化運用”等方面問題。“自活動開展以來,我們服務企業9300余家次,現場為經營主體答疑600余人次,收集匯總典型問題、合理化建議100余件。”鞠振說。
更要“解決一類問題”
10月28日,保護中心邀請有關領域的7位專家,審查評審《代工生產(OEM)合同示范文本》。專家認為,該合同示范文本可正式適用,有利于保護瑪鋼企業。
“這個活動既要解答一個問題,更要‘解決一類問題’。”馬浩波說,在為張先生維權援助時,他們發現太谷區多數瑪鋼企業在接生產訂單時,不簽訂書面合同。這不僅容易產生糾紛,還不易維權。“我們就幫他們草擬了《代工生產(OEM)合同示范文本》,請專家技術審查后在該區企業中推廣。”他說。
針對“走基層 惠萬家”活動發現的普遍性問題,保護中心拓展了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知識產權鑒定職能,同山西省科技廳等單位建立了專利導航、知識產權服務站等長效工作機制,建成了鏈主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題數據庫,發布了《山西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專利預審申請管理辦法(試行)》等,并針對性地出臺文件、地方標準12份。
“走基層 惠萬家”活動也推進了山西知識產權工作“加速度”。保護中心備案主體數量和核心業務辦理量分別達到活動前的4倍和3倍,質押融資額達到活動前的2.1倍,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30.5%。
今年,“走基層、惠萬家”活動升級為2.0版,推出知識產權“服務菜單”,增加“數據知識產權、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等內容。“知識產權是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山西省將加大改革力度,建強專業機構,服務經營主體,為推動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建設知識產權強國作出山西貢獻。”鞠振表示。
- 2-3· 山西:2024年度省級中小企業園名單出爐
- 12-12· 山西全省域實現!他們的平均工資不低于當地公務員
- 12-2· 山西構建三級職工職業技能競賽體系
- 12-2· 山西前10個月煤層氣產量超過去年全年
- 12-2· 山西:數字賦能醫療衛生服務
- 11-14· 山西省著力完善財政金融聯動機制體系
- 11-14· 山西國資國企改革超65%,年底將達70%
- 11-14· 山西加快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 11-11· 山西大同推動產業形態由“瓦特”變“比特”
- 11-7· 山西堅持“四水四定”,200億投資破解水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