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設綠色通道保供給
四川成都市抓住企業生產、市場銷售、市民消費等環節的關鍵問題,采取多項措施維護藥品市場正常秩序。
目前,成都市已由市場監管部門牽頭,搭建起了生產企業和零售企業的溝通平臺,組織產銷雙方簽訂購銷合同,建立生產企業與大型零售連鎖藥店的直供機制。同時對在售藥品持續跟蹤,組織15家代表性藥品零售連鎖企業,每日對重點藥械的價格、銷售、儲備情況進行監測統計,會同相關部門加大藥品儲備供應,保障市民用藥需求。
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醫藥商業流通企業,四川科倫醫藥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供應鏈優勢,積極響應政府加強藥品儲備及穩價保供的要求,協調超過5000家藥品生產企業增加藥械產品投放,持續增加感冒退燒藥品、新冠病毒檢測抗原、N95口罩等藥械物資供應。
為應對供應緊缺,成都市加強溝通、上下聯動,協調省藥監等部門開辟綠色通道,加快對部分藥品生產企業特殊藥品采購額度的審批流程,以保障企業的原料供應,加快部分藥品生產企業委托生產的審評、審批流程,以幫助企業擴大產能。針對目前抗原檢測試劑緊缺、省內沒有抗原檢測試劑生產企業的現狀,成都市對市內三家新冠檢測試劑生產企業進行專項指導,并積極協調上級有關部門加快推進,有望迅速獲得上市許可,預計月產能在500萬支左右,為滿足成都市場需求提供有力保障。在原材料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彭州市光大藥業集團加班加點生產防疫類產品,公司麗珠抗病毒顆粒產能已從此前的日產12萬盒增加至30萬盒,有望達到50萬盒。
在擴大生產、暢通銷售渠道的同時,成都市大力打擊價格違法行為,做好市場保供。持續加大對哄抬價格、搭售行為的監管,嚴厲打擊相關違法行為,拓寬投訴舉報渠道,引導市民對任意漲價、強行搭售行為進行投訴舉報。有關方面還利用新媒體平臺,針對熱點問題發布政策解讀及科普知識,引導市民科學購藥、避免盲目囤藥。(經濟日報 記者鐘華林)
- 1-6· 四川成都:人城產深度融合 駛入軌道城市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 11-21· 成都:“一次掛號管三天”“先看病后付費”
- 11-18· 成都雙流:航空產業振翅飛 臨空經濟引未來
- 11-18· 成都:架起政企“連心橋”,當好助企“貼心人”
- 11-7· 成都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成效顯現
- 10-21· 走進成都科創生態島:培育科技創新的“熱帶雨林”
- 8-29· 湖北:綠色統防融合“護航”秋糧豐收
- 8-29· 成都路橋被監管處罰 上市公司“踩雷”信托產品頻現
- 8-19· 成都:落地“中歐班列+低空物流”配送模式
- 8-19· 成都持續提升人工智能產業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