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糧南運,鐵路為百姓架起幸福“橋糧”
民以食為天,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尤其是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擁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講,糧食安全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而糧食安全問題最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之一就是要搞好糧食市場流通,增強糧食供應鏈韌性。針對于此鐵路部門多措并舉、想發設法的提高糧食調運能力,滿足糧食調控的運輸需要。
東北素有中國糧倉的美譽,今年四季度以來,隨著東北地區的新糧陸續上市,一嘲北糧南運”的鐵路運輸攻堅戰全面打響。11月份以來,三江平原主產的大米、玉米等糧食外運量持續增長,隨著東北地區的新糧陸續上市,鐵路部門北糧南運,發揮自身運輸優勢,統籌協調有力,從保障民生大局出發,克服疫情影響,搭建起了南北資源協調的“橋糧”。
暢通“北糧南運”通道,優質高效保證糧食運輸需求。為了暢通“北糧南運”渠道,鐵路部門統籌全局,多點發力,成立糧食運輸指揮小組協調空車、空箱,并分區域包保,監督裝車質量,實行24小時裝車制,保證糧食隨到隨裝。同時,抓好車站車輛組織,科學調整貨車開行方案和編組計劃,根據企業實際需求“量身訂制”運輸方案,全力保障糧食運輸需求。針對冬季運糧高峰來臨,中國鐵路沈陽局積極適應市場形勢變化,按照優先安排去向、優先配備空車、優先組織裝車、優先掛運放行的原則,隨時調整運力,保證北糧南運通道暢通。11月份以來,已經累計裝運糧食145萬噸。
“北糧南運”盡顯“鐵肩擔當”。鐵路部門在北糧南運的傳送過程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運輸保障作用。“北糧南運”的背后,是“中國速度”的不斷升級與提高,是無數鐵路人的堅守與奮斗。中國“四縱四橫”高鐵網已經全面建成,“八縱八橫”高鐵網正在加密形成,正是由于不斷完善的交通網絡,“北糧南運”才得到了很好的運輸。疫情當前,在“北糧南運”的主戰場上,是無數鐵路人用最真誠的服務,讓滿載人民冀望的列車一路向南,暢通無阻,體現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使命擔當。
為了打贏這場攻堅戰,鐵路部門多措并舉,統籌兼顧,緊盯市場需求、加大運力投入,并根據實際情況,本著“一企一策”的服務理念,為企業量身定制短駁裝載運輸方案,將集裝箱直接開進田間地頭,同時,為最大限度壓縮運糧列車等候時間,迅速有效保障重要物資的運輸,搭建資源協調“橋梁”。一列列裝載糧食的專運列車滿載著幸福的安全感,從北到南一路“高歌”前行,綿延萬里的鋼鐵動脈形成一條壯麗的風景線,見證了“中國速度”的不斷升級,也見證了國民經濟與綜合國力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農穩社稷,糧安天下。糧食既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也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在當前國際糧食安全形勢復雜的情況下,沒有什么比滿滿的“米袋子”更讓人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了。從春天出發的“化肥專列”,到冬天南下的“運糧專列”,中國鐵路盡顯擔當,發揮交通運輸的“大動脈”優勢,當好主力軍,讓經濟的發展快起來,農民的臉上笑起來,人民的生活幸福起來。(江曲)
- 11-25· 暢通“北糧南運” 守好“大國糧倉”
- 11-4· 為“北糧南運”注入“鐵動力”
- 1-26· 節前春運鐵路發送旅客近1.1億人次
- 12-22· 東北糧倉“十九連豐”的密碼
- 12-22· “北糧南運”助力端牢“中國飯碗”
- 11-14· 打響“北糧南運”攻堅戰
- 1-20· 備戰春運,鐵路正當時
- 8-5· 平安暑運,鐵警服務伴你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