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護航”能源保供
本報記者 曹英 吳暉
仲冬時節,山西朔州寒風凜冽,在煤礦生產現場,隨著智能化設備高效作業,滾滾“烏金”裝車發運。作為中國改革開放試驗田,中煤平朔集團安太堡露天礦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產,正全力以赴增產保供。
今年前10個月,中煤平朔集團完成保供任務6735.83萬噸,占到該市的40.5%,充分發揮了能源企業“壓艙石”作用。
能源保供關乎國計民生。作為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朔州市含煤面積達1603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儲量426億噸,煤炭產量在全國地級市中居第三位,位居山西省產量第一位,在山西煤炭產業中舉足輕重,肩負著保障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
“全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重要指示,嚴格落實山西省委、省政府‘三穩三不準’要求,保生產、保運力、保暢通、保儲備、保統計、保安全,堅決扛起增產穩價保供的政治責任。”朔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劉亮說道。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防控不松懈、能源供應持續緊張、煤炭保供壓力不斷加大的嚴峻形勢,朔州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煤炭增產保供和產能核增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市政府成立保供工作專班,印發《朔州市煤炭增產保供和產能新增工作方案》;強化日常監測調度,推動各煤礦落實煤炭保供合同簽訂和履行兌現;堅決守好疫情防控底線,嚴密采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有序進行安全生產;統籌推進礦井建設、生產組織、產能核增、項目核準、手續辦理等各項工作,充分釋放先進產能。
在能源保供的“大考”中,煤炭企業也在持續發力。今年前10個月,中煤華昱公司按期完成“換簽補簽”工作,簽訂中長期合同1300萬噸,有效發揮了中央企業能源保供主力軍作用。西易能源集團提出了“三保”,即保長協,爭做“明白人”;保生產,勇做“急先鋒”;保外運,當好“壓艙石”。右玉教場坪集團作為一家民營煤企,承擔了全年323萬噸保供任務,占到集團產能的83%,目前正按照序時進度,嚴格履行合同。在保供期間,平魯區后安煤炭有限公司提出了“保供生產過年不誤、雪天不停”,日出煤由過去的1.2萬噸提升到1.5萬噸;簽署保供合同后,該公司最大化安排生產、最優化安排運輸,每天有500多輛運煤專車發往各地,目前合同兌現率達到了224%……
“我們團結帶領全市98家煤電企業5萬名職工堅守保供一線,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礦工精神,堅守‘疫情防控、生態保護、安全生產’三條底線,緊緊盯住‘應增盡增、能產盡產、三改聯動、能發盡發、保通保暢、助企紓困、調度協調’等七個環節,妥善處理好能源保供、保通保暢與疫情防控的關系,為高效推進能源保供工作創造良好條件。”劉亮向記者表示,通過一系列舉措,全市保供工作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凝聚合力的工作格局。
今年1—10月份,朔州市累計生產原煤1.8456億噸,增產2953萬噸,同比增長19.17%,產量位居全省第一;截至10月底,全市煤炭保供完成1.787億噸。全市發電量累計完成539.31億千瓦時,同比增加8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29%,位居全省首位;外送電量累計完成417.16億千瓦時,同比增加74.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75%。13749萬噸電煤中長協任務已簽約13751萬噸,坑口保供煤價嚴格執行5500大卡每噸570元。全市穩價保供“三增一保”目標兌現,一噸不少、一天不落、一元不超,有力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
劉亮表示,朔州市將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全面推進“五個一體化”融合發展,持續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堅定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責任,加強外供煤炭,外送電力保障,強基聚能,筑牢能源供應的“壓艙石”,為全省乃至全國能源供應提供有力的保障。
- 2-3· 山西:2024年度省級中小企業園名單出爐
- 12-12· 山西全省域實現!他們的平均工資不低于當地公務員
- 12-2· 山西構建三級職工職業技能競賽體系
- 12-2· 山西前10個月煤層氣產量超過去年全年
- 12-2· 山西:數字賦能醫療衛生服務
- 11-14· 山西省著力完善財政金融聯動機制體系
- 11-14· 山西國資國企改革超65%,年底將達70%
- 11-14· 山西:知識產權專業機構走基層惠企業
- 11-14· 山西加快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 11-11· 山西大同推動產業形態由“瓦特”變“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