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擘畫長三角一體化“示范畫卷”
碧波蕩漾,綠意盎然,路網交織,川流不息……如今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吳江片區(以下簡稱“吳江片區”),一片“風禾盡起,盈車嘉穗”盛景。
建設一體化示范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赝惑w化示范區篳路藍縷、砥礪奮進的三年,蘇州舉全市之力支持吳江片區建設,聚焦生態優勢轉化新標桿、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人與自然和諧宜居新典范戰略定位,牢記使命、敢為善為,117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處處是答卷,處處見蝶變。
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慶文表示,長三角一體化是蘇州的最大發展機遇,蘇州要主動對接上海發展的新方向、新思路,主動尋求更多產業協同發展機遇,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等重大戰略為引領,推動要素暢通、資源整合,為長三角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蘇州力量。
強“本手”頻創“妙手”
生態價值加速轉化
湖泊食鱸、星空營地、現代農園、森林探秘……位于汾湖高新區元蕩周邊的“曲水善灣”項目,是蘇州聚焦一體化示范區打造的鄉村振興“樣板間”。兩年多來,該項目積極推進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在一片農田上培育出具有現代化氣息的網紅打卡地。
“抬頭可仰望星空,俯身可寄情山水”,“曲水善灣”自投入運行以來,持續吸引長三角游客慕名而來,2021年接待休閑農業游客100萬人次、增長20%,惠及項目所在地14個自然村的1900余戶農戶。
立于“本手”方有“妙手”之成。自吳江納入一體化示范區以來,蘇州充分考慮吳江片區湖蕩密布、水面率高等特點,以跨區域河流治理為契機,系統推進太浦河、淀山湖、元蕩、汾湖“一河三湖”周邊及沿岸地區綜合整治等河湖水系治理,攢下良好生態家底。
太湖,是蘇州的“母親湖”,也是彰顯蘇州生態美的最佳本體。三年來,吳江片區將太湖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志性工程推進,所轄東太湖水域水質穩定保持在III類,連續14年實現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湖泛“兩個確保”。
以太湖、汾湖等為代表的秀美山河湖水,日漸成為蘇州發展的最亮底色、最大優勢。聚焦生態優勢轉換,吳江片區“妙手”頻出,一批重點項目在河湖岸線加速落地。
今年以來,曲水善灣美麗吳江樣板區、桑基魚塘一期展示園魚塘塑形等九個生態優勢轉化項目共完成年度投資超過15億元,“政府引導和市場力量相互結合、生態文明和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的新格局蔚然成型。
于“高原”再攀“高峰”
創新發展熱潮涌動
英諾賽科氮化鎵項目產能達7000片/月,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一期阻燃纖維中試線投用……吳江片區近期何以創新熱潮涌動、捷報頻傳?成績背后,是蘇州緊抓區域協調發展契機“鍛長板、補短板”的篤行不怠。
瞄準“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戰略定位,蘇州創造優越制度環境,暢通要素流通渠道,對吳江片區企業與大院大所合作組建的創新聯合體最高給予200萬元支持,并聯動上海推出科技創新券,解決企業研發后顧之憂,助力吳江片區于經濟“高原”再攀“高峰”。
創新要素資源集聚激活發展“一池春水”,首批三家蘇州市創新聯合體建設名單中,吳江企業獨占兩席,“孵化成長在蘇州、研發在上海、成果轉化應用在蘇州”的要素有序流動格局加快形成!耙惑w化示范區的建設讓我們與上海等城市的產創合作、要素交換、人員往來更加便利,近三年公司發展駛入快車道!蔽⒖狄嫔ㄌK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馬張良說。
一體化示范區創新發展蹄疾步穩,不僅帶來資源要素深度整合,而且形成強大的區域輻射帶動力。
在昆山“借勢發力”打造的一體化示范區協調區,重大項目頻頻落地,年產1000架大型無人駕駛飛機、銷售額超10億美元的重磅項目峰飛航空科技剛剛簽約,總投資118.97億元的錦淀周一體化生態提升EOD項目正式啟動,為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據蘇州市委常委、副市長顧海東介紹,近年來,蘇州舉全市之力支持推動一體化示范區建設,成立領導小組、健全調度機制、加大資源支持、狠抓工作落實,積極探索生態友好型高質量發展路徑,將示范區的好風景有效轉化為新經濟,將“高顏值”加快轉化為“高價值”。
把“盆景”變成“風景”
制度創新漸次鋪開
初秋的太浦河清澈透底,緩緩從蘇州吳江流往嘉興嘉善、上海青浦。自實施聯合河長制以來,太浦河水質持續向好,已連續48個月達到Ⅲ類標準。
自2018年11月起,這一機制已走過近四個年頭。期間,聯合河長制機制再完善、試點再擴容,一體守護一方碧水!耙胧袌龌kU杠桿功能后,每年只需很小成本就能有效規避風險,更好鞏固協同治理成果。”吳江水務局規劃建設科科長孔嶺蓉說,今年初,吳江、青浦、嘉興與太平洋保險公司聯合簽署《太浦河水質無憂保險項目協議》,聯合河長制再次深化。
從“盆景”變“風景”的不僅僅是聯合河長制。三年來,蘇州悉力引導和支持吳江片區對接毗鄰城區,制度“破障”創新“破圈”積厚成勢,累計入選一體化示范區制度創新案例57項、項目建設案例52項,形成“跨界聯合河長制”和“工業生態‘數字管理’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兩項全國改革典型案例,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邁向更深層次。
“一體化制度創新對構建新發展格局至關重要,是示范區的‘重頭戲’,我們將聚焦難點痛點堵點,加快‘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的集成創新,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貢獻更多‘吳江片區經驗’。”蘇州市吳江區委書記李銘說。
以“優建”服務“共享”
宜居典范已具雛形
高低兩條鋼結構飄帶交織延伸至太湖,猶如昆曲中的水袖在舞動——9月的蘇州灣恢復了熱鬧,不少人倚欄欣賞著蘇州灣文化中心的標志性建筑特征“雙飄帶”。一到節假日,熱愛文藝的長三角居民紛紛趕赴該中心享受高質量的演出。
“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在這里舉行《星河旅館》新年音樂會,門票10分鐘就售罄,不少觀眾都是從外地趕來!碧K州灣大劇院院長錢程說,該劇院坐落在蘇州灣文化中心北區,自2020年底開業以來,已舉辦演出及活動380余場、觀演人數超18萬人,與長三角地區42個院團合作,演出場次228場。
長三角空間折疊、產業融合和服務共享帶來的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在吳江片區集中彰顯,“人與自然和諧宜居新典范”的美好畫卷正一筆筆繪就。
三年來,蘇州圍繞“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一體化示范區”,構建市區緊密聯動的重點項目推進機制,精心打造水鄉客廳、蘇州灣文化中心、文博品牌“博享薈”等凸顯江南水鄉特點的文化標識地,全力建設滬蘇湖鐵路、蘇州南站、盛澤高鐵站等互聯互通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不斷優化異地就醫、入學、公積金提取等高頻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期,蘇州南站TOD站城一體項目已經完成涉鐵部分國鐵集團鑒定中心審查,站區段主線順利開工。到2025年,這里將矗立起一座特色鮮明、布局合理、運行高效的現代化水鄉交通門戶樞紐站,承接通蘇嘉甬、滬蘇湖高鐵兩條高鐵的進出站及換乘功能,真正形成以汾湖為中心、通達滬蘇浙三地的“長三角金三角腹地”。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表示,要全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蘇州落地生根、見行見效,按照省委“高標準建設一體化示范區,不斷增強引領示范效應”要求,彰顯特色、做強優勢,埋頭苦干、乘勢而上,努力在一體化示范區建設中走在前列,更大力度服務高水平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江蘇圖景,更寬領域服務建設上海大都市圈卓越的全球城市區域,更深層次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 1-6· 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高鐵開通運營
- 11-14· 蘇州地鐵7號線串起“軌道上的長三角”
- 9-12· 蘇州:應用場景加速AI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4-25· 蘇州高新區制造業加速邁向價值鏈高端
- 4-8· 蘇州吳江:復興;~塘重現江南水鄉風韻
- 10-16· 蘇州編制出臺地方標準探索活化利用新路徑
- 9-14· 蘇州發布樓市新政:120平方米及以上商品房不再限購
- 8-14· 蘇州:集聚資源壯大先進制造業
- 8-10· 江蘇蘇州高新區:數字技術賦能企業轉型升級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值已超千億
- 7-20· 江蘇蘇州夯實就業民生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