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夯實就業民生之本
眼下,定期到“新路乘楓”教育實訓課堂聽課,成為“95后”快遞員陳軍峰的生活日常。
為助力新業態群體高質量就業,陳軍峰家所在的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推出“新路乘楓”教育實訓課堂,量身定制13類課程菜單,涵蓋職業技能提升、職業傷害預防、勞動者權益保護等,鼓勵轄區新業態人群工作之余“充電”“加油”,提升職業技能,拓寬職業空間。
一邊聆聽課程,一邊在筆記本上記錄要點,剛當上爸爸的陳軍峰感覺更有奔頭了。他說:“有了更多技能傍身,就能為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
楓橋街道健全就業培訓體系的實踐是蘇州市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的縮影。近年來,蘇州市探索建立就業友好型現代化產業體系,千方百計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兜底線。
走進位于蘇州市相城區的江蘇省首個建筑行業零工市場——蘇州建筑零工市場,實時更新數據的建筑產業工人服務平臺、整潔溫馨的“億匠園”建筑產業工人集宿區令記者眼前一亮。56歲的甘肅籍求職者徐金根說:“大屏上,鋼筋工、砌筑工、木工等需求變化一目了然,集宿區環境好、價格低,還為大家貼心設置了‘夫妻房’。”
蘇州市相城區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許新艷告訴記者,市場通過政府購買公共就業服務等多元化方式,為建筑企業和求職者提供求職招聘、政策咨詢、技能培訓、權益保障等一體化人力資源服務。市場自去年10月運營以來,累計舉辦線下招聘會42場,提供崗位近5300個,1650余人達成用工意向。
為暢通供需對接渠道,促進人崗快速匹配,蘇州今年以來共掛牌79個標準化“家門口”就業服務站。
近日,蘇州市姑蘇區金閶街道石路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面向高職學生和社區未就業青年,舉辦了一場調飲制作技能培訓沙龍。現場,服務站還提供150個針對高校畢業生的招聘崗位。
技能培訓沙龍是石路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的特色活動之一,服務站還同步提供就業指導、求職咨詢等服務。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譚國明說:“我們希望通過‘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這一平臺,激發群眾就業創業的興趣和活力,幫助求職者做好職業規劃。”
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朱正說,蘇州以“產城人”融合發展為理念,推動就業公共服務更加均等可及,努力以高質量就業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獲得感。
- 3-31· 江蘇做大切好就業蛋糕
- 3-17· 江蘇首部海岸帶及海洋空間規劃發布
- 3-17· 江蘇:增強農業科技裝備支撐能力
- 1-13· 江蘇省財政統籌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
- 1-6· 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高鐵開通運營
- 12-23· 江蘇聚力打造新型電力系統:點面結合 大膽創新
- 12-12· 江蘇啟動舊房裝修改造補貼工作
- 12-2· 江蘇數據大通道,讓省級政務數據直達基層
- 11-21· 江蘇:用心求“新”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陣地
- 11-21· 江蘇:用心求“新”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