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北站:通達南北車流暢
在太原北站編組場,南來北往的貨運列車穿梭如織,每天有超過6萬噸煤炭、鋼材在這里集結、編組、發出。
作為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重要的貨運樞紐,太原北站承擔著石太線、北同蒲線、太原鐵路樞紐西南環線等多個方向到發車流的編解組織,以及近40家企業鐵路專用線的貨運裝卸任務。聚焦路網干線安全暢通,該站發揮站區統籌優勢,圍繞站場設備改造,優化作業組織模式,有效提升樞紐運輸效率,為貨運增運增收提供有力支撐。截至8月10日,該站今年累計發送貨物1300.1萬噸,完成運輸收入12.57億元。
立足大樞紐 打通梗阻點
太原鐵路樞紐西南環線是太原局集團公司南北車流交換的一條重要通道。隨著貨運量逐年上升、車流密度不斷增加,作為西南環線上的關鍵節點,太原北站運輸組織壓力成倍增長,車流交換效率經常受限。
“效率受限的直接原因是所有車流都在六場中轉作業,能力達到飽和!痹撜具\轉車間主任朱冠屾說。據了解,該站為橫列式二級六場,站場面積雖大,但只有一個中轉場承擔技檢、換掛機車作業,車流增多,占用線路時間相應延長,組織效率隨之降低。
為了打通通道堵點,太原北站成立專項調研組,圍繞基礎設備、作業組織模式和人員配置情況多次實地調研、跟班寫實,查找關鍵制約因素。他們發現在既有設備作業條件下,六場無法與其他各場實現雙向通車,只能“獨挑大梁”。為此,他們從源頭出發,積極與上級業務部門對接聯系,共同研究制訂車站樞紐閉塞設備升級改造方案。
今年2月底,歷時3個月的設備改造工程全面竣工,該站六場至一場、四場間實現雙向通車,中轉任務也實現分流。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后,站場運輸能力顯著提高。該站日均辦理車數較改造前總體上浮20%,西南環線日均到達、開行列車數量較改造前分別增加7列、3.8列,樞紐外圍列車等待時間平均減少18分鐘。
用好新設備 精準提效率
“閉塞設備改造后,通過列車越來越多,對作業組織銜接、各工種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痹撜玖鶊鲋蛋鄦T任建和說,在六場辦理到發列車數持平的情況下,通過列車數由單日60列最高增至70列。
面對運輸品質提高的要求,該站進一步健全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建立責任考核、激勵等一系列有效工作機制,對各項運輸指標進行精細化管理,確保運輸組織科學順暢。
在新設備使用過渡期內,該站專業科室牽頭分析研判閉塞方式改變帶來的安全風險點,逐一制定安全卡控措施,車間主要負責人跟班包保,加大關鍵作業、關鍵崗位盯控力度,確,F場作業安全。為加快適應新的作業組織方式,該站充分利用各車間實戰演練設備,組織作業人員進行專題模擬培訓,進一步提高崗位作業能力和配合效率。
為充分釋放設備改造后的運輸能力,他們在合理編制調車作業計劃、各崗位協調聯動上下功夫,充分發揮編組站車種多、去向廣、作業靈活的優勢,依據階段計劃和班計劃,結合存車場存車數合理調劑車流去向,巧編滿軸滿長和遠程技術直達列車,大大減輕了相鄰編組站壓力,編車場日均編車列數增加2.5列,為干線暢通創造有利條件。
下好一盤棋 合力促上量
以站區聯勞協作會為載體,太原北站發揮站區運輸組織的龍頭作用,及時協調解決影響安全和效率的結合部問題,充分釋放作業潛能。
根據設備改造后機車運行交路發生的變化,該站強化與調度、機務聯動,優化機車出入庫和轉場組織模式,充分利用場間通道能力,壓縮機車車輛在站周轉時間。他們持續開展機車輔時整治,重點盯控車流上線組織、機車在站作業及轉場轉線各個環節,合理組織貨檢、技檢、列尾換掛等平行作業,全力壓縮機車在站作業時間。3月以來,本務機車從出庫到掛車平均時間壓縮近20分鐘。
為化解樞紐運輸效率與設備檢修之間的矛盾,太原局集團公司在管內樞紐地區采用“單元修”設備維修模式。太原北站牽頭組織站區相關設備單位,結合樞紐各場線路特點、設備情況和作業組織方式,科學劃分“單元修”模塊,制定安全防護措施,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組織維修、行車平行作業。優化維修模式后,該站“天窗”利用率和設備維修質量進一步提高,日均解編列車、調車作業輛數較優化前增長16.7%。(申 娟 李時雨)
- 3-31· 太原地鐵1號線“大腦”的“智”造密碼
- 9-12· 太原市首份物流貨運行業集體合同“上路”
- 5-30· 山西太原:“演出+旅游”讓城市煥發活力
- 5-20· 太原多舉措支持做大演唱會經濟
- 4-15· 青藏高原北緣首次發現大型碳酸巖型鈮礦資源
- 10-12· 太原開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常態化監測
- 12-5· 太原高鐵工務段為高鐵安全保駕護航
- 1-17· 西安北站首開中轉點對點學生專列
- 1-7· 太原武宿綜保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啟用
- 3-17· 太原鐵路局介休車務段:貨運營銷初顯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