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都號”啟程開辟中歐班列發展新局面
7月15日上午,伴隨著汽笛聲,福建福州開行的首列中歐班列“閩都號”從福州江陰港站駛出,將經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于16天后抵達俄羅斯莫斯科別雷拉斯特站。
中歐班列自2011年開行以來,一直有著較好的口碑,同時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下推出的主要運輸品牌。在受疫情影響的三年里,中歐班列逆勢增長,在多個方面為全球經濟復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之所以有今天的運輸局面,在于其自身運輸速度快、節能環保、便捷高效等優點。此次“閩都號”啟程,是眾多中歐班列中的一種,它的開行更加豐富了中歐班列的開行種類,使中國東南沿海的商品以更快的速度運抵歐洲國家,無論是在商品種類還是在運輸效率方面都開辟出新的發展格局。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中歐班列成為全球抗疫的主要運輸工具,并且已為國際合作防疫物資運輸提供了不計其數的支援。近幾年,通過在鐵路運輸口岸推廣“95306貨運系統”、“歐洲通”班列等一系列創新措施,不僅極大提高了運輸效率,還實現了以“樞紐對樞紐”的開行組織方式進行集結分撥,形成中歐南通道線路多點通達的班列新產品。拿中歐班列“長安號”來說,今年上半年開行1791列,運送貨物重量151.9萬噸,重箱率100%,在各方面均實現了較大提升。
著眼當前,中歐班列以“一對一”“一站式”等定制服務獲得了眾多貨主好評。比如,在“長安號”的開行帶動下,“咸陽造”液晶屏順利走出國門,與世界接軌;另外據德國杜伊斯堡港口集團數據顯示,2021年,其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9%,凈利潤增長超30%,在此期間中歐班列創下每周70列的新紀錄,足見這很大一部分功勞在于中歐班列接連不斷的開行……凡此種種都在釋放著一種信號,中歐班列正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和發展的新動力。
與此同時,在全球信息日趨發達的當下,能否站穩腳跟還在于能否在信息技術方面走在前列。中歐班列除了在運輸品牌上不斷上新,更是對自身服務功能進行升級改造。2020年在各鐵路口岸投入應用95306“數字口岸”系統,實現了自動抓取集成鐵路進出口貨物、企業運輸工具等信息。最為重要的是該系統取消了紙質單據和人工申報手續,貨主足不出戶就能夠完成各項手續,滿意度空前提升,運輸效率在潛移默化中大幅提高。
繼往開來、開拓創新。“閩都號”作為福建福州開行的首列中歐班列,必然將以更高質量的運輸打通東南沿海與歐洲各國快捷的運輸通道,并以“鐵路轉關模式”有效提高通關手續辦理,以“貼近市場”為方向主動提升物流服務水平。(文/王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