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開區核心區全面復工復產 精準施策促高端制造業快速發力
作為北京高端制造業主戰場、穩住全市經濟大盤的重要力量,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保供應鏈暢通、幫企業紓困、促增資擴產、落重大項目”,結合區域特點精準施力,助力企業發展。
復工復產有序運轉
SMC全球化企業集團是世界著名的氣動元件研發與制造商,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占有率均排在第一位。走進其設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工廠,加工車間內的大型自動化設備上都掛著“量產中”的牌子,設備上的小風車飛速旋轉……隨著疫情進入掃尾階段,封控管控區域外員工已全部復工,企業上崗率99%,產線開工率100%。
近兩年,SMC中國營收平均年增長率達20%以上,實現了疫情下的逆勢發展。今年一季度,產值同比增加40%,二季度國內外市場依舊供不應求,但恰逢疫情多發,百余家供應商遍布全國各地,這對SMC的供應鏈帶來較大沖擊。
“多地疫情散發,特別是4月份上海疫情造成上海倉庫無法發貨,長三角地區供應商無法正常生產,物流受阻,大量訂單交付延遲。供應鏈也受到一定沖擊。”SMC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清海告訴記者,5月份北京疫情反彈,受封控管控等影響,最多的時候約600名員工無法到崗。
疫情沖擊之下,SMC是怎樣穩住供應鏈,讓生產線跑起來的?馬清海說:“我們加大了物流儲備,一旦遇到緊急情況,能夠保障庫存零部件持續供應。但在省際重點物資轉運、上下游產業鏈恢復等環節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我們預計今年上半年產值同比增加10%,全年產值可達130億元。”這份“底氣”離不開北京經開區的密集施策、精準服務。
5月上旬,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制定并印發《企業園區疫情防控和生產保障工作方案編制指引》,指導企業進一步細化完善常態化、疫情升級、應急處置3種風險等級下疫情防控和生產保障工作方案。作為重點防疫醫療設備、檢驗檢測設備等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物資核心配套企業,SMC已被納入重點保供工業企業白名單,疫情期間按照屬地防疫要求,只保留一線生產核心崗位,非必要崗位倡導居家辦公,同時將生產線白班的人員分散到“小夜班”“大夜班”,以減少到崗率。
北京經開區主要領導、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協同市級相關部門幫助企業暢通物流、加速通關、協調庫房,把企業事當成自家事。5月中旬,距離SMC工廠不足3公里的臨時庫房已堆滿了企業生產的各類零部件。根據政策,SMC新租用的庫房一共4000平方米,其中一半可以享受最高1元/平方米/天的標準補貼。
SMC只是北京經開區復工復產企業的一個代表。數據顯示,目前經開區核心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70家,復工復產率100%,返崗到崗率95.3%。
上游下游聯動發展
在北京高端制造業布局中,汽車產業是重要一環。一輛車由約2.8萬個零部件組成,任何一個零部件供應短缺,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產。
作為龍頭企業,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堅持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兩手抓,不斷推出更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力爭完成全年量產目標。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一季度,國際疫情陰霾籠罩,國內長春、上海、天津等重要本土供應商所在地疫情散發,給北京奔馳乃至整個汽車制造行業本就波動的供應鏈帶來了重壓。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楊秀玲表示,在疫情防控方面,北京經開區為支持企業落實“人物同防”給予了積極支持,包括人員核酸檢測、進口零件消殺檢測等,助力北京奔馳保持了防疫“三個零”。同時,千方百計保運保供保鏈并每天更新,同時嚴格審核材料、把好關口,并幫助督促做好企業車輛消毒、司機安全防護。在政企通力協作下,北京奔馳克服各種不穩定造成的試裝項目波動,各項目順利開展。
進入二季度,北京奔馳已開始新一輪沖刺。自4月24日起,北京奔馳開設17條核酸檢測通道,根據疫情動態發展情況,嚴格落實“隔天一檢”或“一天一檢”,覆蓋全體員工,并組建了核酸采樣志愿者團隊。同時,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管理機制,明確公司各部門防疫主體責任,確保各項防疫措施“實、嚴、準、快”,全力以赴防疫情、穩經營,并制定完善抗疫閉環生產預案,以應對緊急情況。為做好疫情下的保供工作,通過多方協調確保零件庫存及時運出,派駐采購人員到供應商現場靠前指揮、協調供應,近期還重點加強了對進口貨物消殺、零部件環境核酸檢測等,并持續開展監督檢查。
楊秀玲說,在北京經開區,像北京奔馳這樣的“鏈主”還有不少。他們將承擔起“鏈主”責任,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聯動發展。北京經開區將通過精準調度,堅持聚“點”、強“鏈”、擴“面”、挖“潛”,落實重點企業服務包機制,加強產業鏈招商,統籌產值、投資、營收、研發、市場全方位調度,挖掘潛力企業,加大企業的梯隊培育。
優化環境共克時艱
疫情之后,幫助企業回到正軌,離不開政府及時有效的作為。5月25日,北京經開區發布《關于加大企業幫扶力度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預計投入區級財政資金2.1億元左右,針對區內企業在疫情防控費用、用工穩定性、物流運輸成本、安全庫存需求、經營場所房租等領域面臨的現實問題給予政策支持,與企業共克時艱。
這對位于北京經開區高端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園的通敏公司來說,其中關于房租減免的措施,無異于雪中送炭。
在通敏公司,人員成本和房屋租金占公司整體支出的一半。由于公司部分檢測業務涉及進口設備,需要靜置隔離,在哪兒設周轉區成了企業的糟心事。產業園區為通敏公司找到了一處500平方米的周轉區域,保證了2批進口設備的正常交付調試和使用。房租減免政策極大地緩解了資金壓力。二季度以來,公司累計承接了20余個新能源電池檢測項目并有12個項目成功交付,隨著檢測裝備全面到位,產能將進一步放大。
據介紹,4月22日以來,北京經開區已穩妥處置了奔馳、康寧、京東方、拜耳、北生研等企業涉疫風險,保證最小單元不停產;制定了《企業園區疫情防控和生產保障工作方案編制指引》,實現重點企業閉環連續生產;制定了《進口非冷鏈貨物緊急使用工作方案》,保障奔馳等重點企業緩解供應鏈壓力;建立249家企業三級白名單機制,辦理通行證4萬余個,協調上海等地65家供應商復工復產等。
此外,北京經開區還將緩繳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范圍擴大至產業鏈供應鏈受疫情影響較大的22個特困行業及全部中小微企業,并將緩繳期限延長到今年年底。截至目前,已為區內近千家申請企業實現緩繳社保費2.13億元,預計將覆蓋區內95%的參保單位。
截至5月底,累計辦理留抵退稅28.2億元;預計可為中小企業減免租金2.7億元。針對物流運輸、安全備貨、房租、防疫物資儲備等給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出臺北京經開區抗疫情穩增長5.0版政策。加快推進《亦莊新城新擴區域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加強重大項目儲備,86個億元以上項目列入全市重大投資項目儲備庫,計劃總投資1253億元。
同時,緊抓疫情下產業鏈優化布局契機,策劃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園;聚焦集成電路產業,儲備11個重點項目;推動GE醫療增資5000萬美元,擴大醫療器械領域布局。
北京經開區是北京制造業的“壓艙石”,承擔著全市高精尖添秤加碼的任務。楊秀玲表示,北京經開區將繼續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服務管家”、服務包和重點企業白名單等制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我們將落實中央和市里穩定經濟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打通堵點,暢通產業鏈供應鏈,開足馬力抓生產經營,推動上下游配套企業復工復產。”
- 4-28· 北京至廣州快速多式聯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一周年
- 4-21· 北京首發“濰坊風箏號”旅游專線列車
- 3-17· 北京大興:小番茄背后的“大科技”
- 3-10· 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動能澎湃
- 1-13· 北京綜合保稅區優化產業配置顯成效
- 1-13· 北京推出一攬子穩增長專項行動力促“開門紅”
- 1-13· 北京商圈品質提升收獲亮眼成績單
- 1-2· 北京統一部分執法檢查標準
- 12-12· 哈爾濱經開區:發力低空經濟 競逐萬億新藍海
- 11-21· 北京加快存量數據中心提質升級